有一种坚强让我们泪流满面

发表时间:2014-11-13 来源:

image007.jpg

  

image005.jpg

  ——宣化县道德模范候选人王秀兰事迹

  王秀兰,女,1963年10月出生,顾家营镇黑山底村人。“不抛弃,不放弃”用在她身上最合适不过,那是掷地有声,铁骨铮铮。因为操持这个家,她过早地透支了自己的青春:50岁已苍苍白发,看上去像是年近70。但正因为她,全家现在仍旧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为了公公,她意志坚定,坚持救治,使公公病情转危为安

  1991年,丈夫患上了结肠炎,不能干重活,对饮食很挑剔。她就让丈夫和她一起在家种地,定时定点定量给丈夫做饭。2000年,公公又患上了糖尿病,不能吃甜食。她就经常给公公做莜面、黄糕吃。20多年的时间里,一家人从没有分开住过,更没有分开吃过,日子过得平静、恬然。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12月26日,公公早晨起床的时候,突然头晕起不来,接着就昏迷了过去。家人马上把其送往宣化二附医院。医院专家进行会诊,确诊为糖尿病并发脑溢血,处于深度昏迷状态。随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第二天,公公病情持续恶化,医生沉重地对家人说:准备后事吧。随后,家人办理了出院手续。

  王秀兰不相信,一向可敬可亲的公公竟然会这么快地离他们而去。她哭着央求医生把治疗所需的药品全部开好带走。回到家,她让村医立即输液,一刻也不能耽搁。这天晚上,看着昏迷中的公公和憔悴的婆婆,听着窗外做棺材的电锯声,她的心都碎了,一夜之间,她满头的青丝变成了白发。

  王秀兰对公公的孝心和不放弃,似乎感动了上天。随后,一天、两天……四天过去了,公公的病情竟奇迹般的稳定了下来:虽然仍处于昏迷状态,但呼吸顺畅了,面色红润了。这时,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该不该把公公继续送往医院?全家人都在沉默,没人说话,因为谁都知道这时候发表意见意味着什么。一些好心人悄悄地对王秀兰说:“你公公再送医院就需要花更多的医疗费。亮亮(王秀兰的儿子)结婚才15天,你还有40000元债务需要还,这些负担你仅凭种地能承受吗?”还有人说:“公公已经68岁,即使病治好了,也必然会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还有糖尿病也需要天天注射胰岛素。你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以后洗衣做饭,打针吃药,端屎送尿就都是你的活。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媳妇,你仔细掂量吧。” 王秀兰流着泪说:“我从23岁来到杨家,20多年来,公公婆婆待我像亲闺女一样,吃饭、干活从没有分开。如果现在你是我,你会怎么样?”他人无言以对。

  2009年元旦,在她的提议下,公公再次住院,由于公公长期处于昏迷和半身不遂状态,她一个人服侍不过来,就动员全家、亲戚甚至整个杨家的人来服侍。终于,公公苏醒了过来,她又及时地给公公按摩腿、胳膊,帮助公公慢慢活动。

  为了全家,她长期操劳,不等不靠,在村民中赢得美名

  公公出院了,但仍不能动弹,谁来照顾?王秀兰没有和其他家人商量。好在是冬天,她也没有什么活,就独自承担了下来。穿衣喂饭、打针吃药、按摩锻炼都没什么,她长期干农活,有的是一股耐心和麻利劲;最难的是解决大小便问题,公公身体重,婆婆帮不上忙,儿子们又不愿干。她忘却媳妇的羞怯,亲自动手,成了主力。为了防止时间长了家里有味,她买了十多条内裤和垫子,随时洗换……

  2011年,王秀兰的女儿考上了三本院校燕山大学理仁学院,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就需要20000元。沉重的负担没有压垮王秀兰,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不等不靠,不要一分钱贷款,坚持种了20亩地。从每年的7月起,她就开始卖香瓜、蔬菜、葡萄……每天四点,她先给公公注射胰岛素,然后再出去干活。晚上回来,再注射胰岛素,洗脏衣服。公公在床上躺的时间长了心情不好,她就给公公打气:“爸爸,你可得好好活着。你要是走了,剩下妈怎么办。你还得多锻炼,要不然时间长了没人伺候你”。公公听的连连点头。现在,公公已经能够拄着拐杖自己下地走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由于王秀兰的默默付出,儿媳祁晓欢也加入到照顾爷爷奶奶的行列,经常给爷爷奶奶做饭、洗衣,成为村里公认的好媳妇。整个家族也被带动了起来,在村里赢得了“杨家无逆子”的美名。

  为了孙子,她四处借钱,倾其所有,至今仍旧奔波在路上

  中国有句可怕的咒语,叫做“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今年10月,孙子患了血小板低的疾病,需要4万元治疗费。她实在没钱了,又借了3万元,自己做主把孙子送到了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现在,当别人都在猫冬的时候,她仍旧每天早早地来宣化卖小米、葵花,冻得瑟瑟发抖,成了名副其实的 “小长工”。

  当人们看到她的时候,她仍旧谈笑风生。用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背了心,但不能泄了劲。

责任编辑:au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