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文明方能一路美景

发表时间:2016-10-08 来源:张家口文明网

  ——十八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力推进冬奥会筹办工作

  刚刚结束的国庆假期,“在路上”的人不少,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俨然成了城市的风景。假期出行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压力、愉悦心情,但在出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却为不少市民徒增困扰,要知道,身心放松的同时,文明不能跟着“放假”。

  每逢节假日,拥堵便成了常事。1日中午,笔者驾车由胜利路前往经开区,几公里的路程,行驶却异常缓慢。人多车多的现状、集中出行的“刚需”、由于道路施工造成的路况下降,都是无法避免的客观事实,但机动车随意变道、掉头、停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无视信号指示灯“横冲直撞”等现象,更在无形之中加剧了交通拥堵。

  景点人多,不文明行为更易出现。行至明湖岸边景观带,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孩子从绿地中折下树枝和花朵并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脚踏景观造型留在照片上的笑脸也毫无羞愧之意……虽然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儿”,却能折射出个人文明意识的欠缺。

  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用四句话来表达“文化”的本质: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其中所蕴含的“自觉、自律、他律、体恤”,对于文明出行也有借鉴意义。

  自觉,即提高自身修养。出行是一种生活行为,更是一种生活习惯。养成文明出行的好习惯,不能只靠呼吁和提醒,更多的是需要每个人发自内心的重视和参与,以个人之力影响他人,持之以恒,才能形成讲文明、重修养的社会氛围,进而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自律,即加强自控。缺乏自律的原因在于自我意识的膨胀。身处公共场所,要明确“公共”的意义,它意味着每个人不仅可以享受公共资源,更要维护公共利益。不但要摒弃自私自利的观念,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爱护公共设施,还要破除“从众心态”,只有人人加强自律,“群体无意识”的不良现象才能得以终结。

  他律,即完善制度管理。在社会法制化不断完善的今天,关于交通、旅游、公共空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层出不穷,进一步细化和规范法律条款和适用范围的同时,增强相关部门的执行能力,完善监管措施,提升不文明行为的违法成本,都应成为约束不文明出行的重要力量。

  体恤,即为他人着想。长假之中,道路状况和景区服务能力或许难以满足高容量的出行需求,有限的资源下,更要多为他人着想,以文明之姿享受假期的乐趣。而尊重他人应有的权益和劳动成果,才是奥运城市的市民该有的气度和风采。

责任编辑:z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