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法官刘日新

发表时间:2017-12-28 来源:

  “虽然我身处最基层,但能在感受法律神圣的同时,用爱心去感化当事人,帮着他们化解矛盾,我特别知足。”

  眼前的刘日新是涿鹿县南山区法庭副庭长,38岁的他中等个头,戴着一副白框眼镜的他斯文、和蔼。

  南山区全区四个乡镇,三万多口人,因为所辖区域大、人口多,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也是这个由刘日新和一名书记员组成的 “二人法庭”日常工作的重头戏。

  今年春节,陕西十几名农民工在辖区一矿上打工,工程结束后,矿主却欠下十多万的工钱迟迟不还,无奈之下他们将矿主告上法庭。接案后,刘日新深感同情: “你们别急,工钱我帮你们要。” 之后, 他几次上山寻找矿主,但矿主要么是避而不见,要么就让工作人员出面应付。 他一次上山就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每次走到矿区的办公室,都是气喘吁吁。几次下来, 矿主也觉得脸面上有些挂不住:“其实他完全可以采取强制执行,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总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化解矛盾,让我服气。”终于,矿主出面向刘日新赔不是,然后努力凑钱,最后一分不少将工钱交到了农民工手里。事后,这些感动不已的农民工专门为刘日新送上一面写有“执法为民一身正气、维护正义两袖清风”的锦旗。

  今年8月的一天,一对火冒三丈的夫妇带着孩子到法庭闹离婚,两人态度坚定,都表示这日子一天也过不下去了。看着两人都是一肚子怨气,刘日新也不急着劝和,细细听着二人闹意见的理由。原来,小伙是东北人,来本地开了个饭馆,并在这里成了家,由于脾气性格原因,两人经常打打闹闹,这次妻子实在不能忍受,才闹到了法庭。

  把事情经过讲完,二人的怒气也渐渐平复了些,这时的刘日新才缓缓开了口,一番劝说下,最终将小俩口劝回了家。可临走时,妻子却撂下了一句话: “这日子真是没法和他再过了。”听着这话,刘日新仍不放心,于是他给当地陪审员打电话,让帮忙关注此事。陪审员以顾客身份到饭馆借机开导两人,终于感化他们。事后,他们才知道这是刘日新的 “刻意安排”。和好的小两口要请刘日新和陪审员到自家小饭馆喝两杯,都被他们婉言谢绝了。

  在南山区法庭任职六年间,刘日新己处理八百多件案件。 他说, 案件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只要爱心到位、方法得当、尽心尽力,尽到一位法官应尽的责任,就没有平息不了的矛盾。工作中,他始终秉承 “调解优先”原则,摸索出 “情理共融”、 “耐心疏导” “亲情感化” “过错剖析” “换位思考” “联动调解”等调解方法,开拓了调解工作新思路,坚持审判工作由单纯的强调“审判结案”转变为注重“定纷止争”,由 “诉讼调解”转变为 “诉前、诉中、诉后、执行全程调解”,最大限度地通过大调解机制将各类纠纷矛盾化解在最前沿,取得了案结、事了、人和的三重效果,表现优异的他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和先进个人,2013年和2014年连续荣立三等功。

责任编辑: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