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云山: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作为最保质的日用杂货经营者,耿云山沿街叫卖已有20个年头了,从最初县福利厂的无助下岗工人,到现在自食其力,撑起一个越来越完整的家庭,耿云山靠着自己的双手奋斗出了一条幸福的道路。

  “老耿,给我那两个扫帚一个簸箕”,“我拿一套墩布”……一大早,耿云山的电动三轮车刚一停到阳原国际裘皮城大门口,就围上来一堆购买日用杂货的“老客户”,一边含糊不清的和大家打着招呼,一边用不是很灵便的双手给顾客递送日杂用品,“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县里的商户越来越多,光是咱国际裘皮城就有300多家,我这销路,不愁!”忙完了眼前的买卖,满头大汗的耿云山脸上洋溢着笑容。

  作为最保质的日用杂货经营者,耿云山沿街叫卖已有20个年头了,从最初县福利厂的无助下岗工人,到现在自食其力,撑起一个越来越完整的家庭,耿云山靠着自己的双手奋斗出了一条幸福的道路。

微信图片_20180402105844.jpg

不抛弃,不放弃

  天有不测风云。在耿云山刚出生七个月的时候,一场重度高烧让他的中枢神经受损,小儿麻痹症让他成了一个眼歪口斜,手脚不灵的重度残疾人。与其他有此遭遇的病友不同的是,他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母都是教师,从一开始就没有放弃过对他的鼓励和培养,知识的灌输,家风的教育,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自强自信的种子。

  耿云山的童年,天是灰色的,但内心却是彩色的,从小开始的求医之路,让他对社会有了更多的接触,对美好生活有了更现实的憧憬。七岁刚上学的时候,他一遍遍的对着镜子练习说话,在家里拖着不灵便的脚步学走路,为的是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正常成长、玩耍,太多的挫折让早熟的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执着。

  谈到梦想的时候,耿云山给自己用了一个“野心”来形容,高中毕业后,他就想着要“创业”,但身体的缺陷和不足的社会经验,甚至是周围人的有色眼光,让他止步不前,第一次被自己的缺陷击倒了。静下心来,他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学习中,在文化知识的海洋中,他又获得了强大的信心,重铸了自己的身躯。

  在县民政局给他安排工作到福利厂的期间,他开始接触文学创作,并且小有成就,俗话说,上天关了一扇门,就会开另一扇窗,至今耿云山创作了诗歌200多首,散文500多篇,还在各类期刊、杂志上多次发表。文化自信,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也下决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改变自己。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他没有被下岗击倒,而是选择了自主创业,从沿街叫卖日杂用品赚来了自己人生8块钱的第一桶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奋斗的同时也收获了爱情和婚姻。

  29岁那年,他和同是残疾人的翟建英组建起了家庭,并在第二年有了女儿,变得更加开朗乐观了,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他的日杂用品小车走的更远,商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老客户、回头客、订单客对他的认可也更激发了他干事创业的热情,邻里都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早出忙“事业”,晚归忙“家务”,里里外外一把手。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知识改变命运”是耿云山的人生信条,有文化,才能有自信,多年来,不管平时多忙,他也坚持挤出时间来学习,充实自己,同时也把这一信条传递给他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残疾人李美娟的家人跟他买日杂用品,聊起了她终日坐在轮椅上,封闭自我的现状,因为双腿的残疾,李美娟极度自卑、敏感、脆弱、情绪化,他以自身的例子开导李美娟,用诗歌和她交流,渐渐地让她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打开心扉,走出了阴影,并积极地用文学作品融入到社会当中,思想的健康开朗也逐渐让李美娟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同时也是对耿云山极大地鼓励,他认识到,自己不是社会上的弱者,相反,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可以让自己残缺的人生得到升华。

  “我们活着还能照顾他的生活,等我们下世了,谁还能管他呀”,一次在皮毛大市场,同为小儿麻痹症患者刘亮的母亲跟耿云山闲聊了起来,耿云山对于刘亮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决定帮着出出主意,他鼓励刘亮自己奋斗,为生活打拼,并建议他买一辆电动三轮车在皮毛大市场拾荒,耿云山的话点醒了刘亮,在耿云山的帮助和开导下,刘亮通过自己的双手也能解决温饱问题,不让家人牵挂了。

  “我现在已经帮助十多个像刘亮这样的病友走向自信人生了”,边说,耿云山边用不太灵活的手指盘算着,能感觉到,他为自己所做所得感到十分自豪。

  2015年开始,耿云山开始接触志愿者组织,并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温暖。几年来,他做过义工,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服务,维持过交通,还去过贫困山村维稳捐款,充实的生活和强大的精神支撑,让他和正常人一样,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希望。“总书记曾说过,要树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寄语我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也要通过不断努力,战胜病魔,挑战极限,超越自己,我对奔小康,有信心!”

为美好的生活继续奋斗

  张家口市“自强模范”、张家口市残疾人“百名创业先进个人”,阳原县文学大奖赛“优秀奖”……一个个荣誉,既是社会和政府的肯定,也是他自我加压、奋斗前行的动力。市里的报社、电视台先后都对他的事迹进行过专访,“在县城里,咱多小也算个名人了,我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残疾人朋友。”

  现在已是县残联委员的耿云山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下一步,他打算提议创办全县的残疾人服务中心,给残疾人朋友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收集传递医疗康复信息,同时经营药品、轮椅和盲杖等残疾人生活用品,利用网络收集各地残疾人致富技术等信息鼓励全县的残疾人积极面对生活,用勤劳的双手经营自己的美好生活。“目前这一想法已经得到理事会的认可,只要资金一到位就可以启动了!”谈及残疾人事业的未来,他满怀信心。

  耿云山最大的一笔财富,不是钱,不是荣誉,而是他随身携带的一个已经发旧的红皮小本子,采访中,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了这个记录了他从高中到现在一路奋斗历程的小本子给我们展示,密密麻麻的的文字,都是他文学作品和心理感悟的凝华,“没有过不去的桥,没有走不过的路”,每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翻看自己的小本子,从中汲取精神乳汁和前行动力,在耿云山的精神世界里,他从没当自己是个弱者,甚至于比正常人更加强大。但是再坚强的人也有弱点,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就是自己这个家。

  正在天津商业学院上大二的女儿,每年的学费就得7000元,先天弱智,妻子翟建英的智力和七、八的儿童一样,养老保险成了他现在最大的难处……说道这里的时候,耿云山站了起来,挥动着手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这座山她们娘俩靠得住。”仿佛催眠似的,突然间,他又有了动力,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就强让自己硬起脊梁,撑起家庭,扛起责任,砥砺前行。“有党和社会的关心支持,有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们残疾人一定会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因为我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耿云山,他没有健全的身体,但是他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食其力,用心经营,把“苦日子”慢慢变甜,用勤劳的双手打拼着属于自己的幸福,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责任编辑:sql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