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海萍 女 38岁 本科学历 中共党员 主治医师 ,现任察北管理区医院副院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大内科临床工作,是察北管理区医院内科学术带头人。
一、勤于学习 医术日精
2004年大专毕业,当其他同学都选择留在市里上班时,她毅然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察北。那时,察北管理区医院整体是空白,医院就诊病人很少,各职能科室都没有病源,医务人员处于闲置状态。2009年她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妇产科进修一年,2012年在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进修一年,同年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在进修期间能汲取最大量的知识,她每天都待在科室里,跟带教老师学习专研,不放过每一个病例,不放过每一次的学习机会。使她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各种常见病疑难病都记在心里。学习结束回到本院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并逐渐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内科常见病的综诊疗方法。为我区许多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的患者解除了痛苦,在当地和周边地区群众中建立起很高的信誉。
二、深入研究 敢于创新
2014年她当选为区医院的内科主任,带领临床医师从管理制度上探索并改进医院,使医院流程化管理,医疗技术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门诊量比过去翻两番。她在诊疗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创造,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她把各种现代化诊断、治疗设备广泛应用到临床。这样,使门诊患者就诊率得到提高,使周边患者看病方便,少花冤枉钱。在她的主持下,医院开展医学知识大讲堂,给医务人员带来了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同时提高了医学知识和技术水平。
三、勤修医德 无私奉献
自2015年10月起担任察北医院业务副院长,一贯以身作则、高度负责、任劳任怨、勇于承担责任。坚持每个工作日出门诊、查房、夜班等临床工作不放松。深夜2点,在病房的走廊依然有她的身影。一个80多岁的老婆婆,五保户没有儿女,住院没有陪床,每次查房,赵院长都去照料她,安慰她,鼓励她,想着多给她一些温暖,老婆婆视她为女儿,含泪握着她的手说:哪辈子修来的福,能够得到儿女般的照顾。每一次老婆婆脸上都露出了感恩的笑容。每到过年,作为医务人员都希望能够回家团圆,但是总要轮着值班。每次排班赵院长都主动把大年三十或初一的班排成了自己,让家在外地的员工尽量回家团圆。她这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一次夜晚,我们接到急救电话,特大交通事故,几十人受伤。她作为急救小组组长,立刻组织人员随救护车抵达现场,积极抢救生命转运病人。在她的指挥下全院所有医务人员都纷纷重返医院,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做好了接受伤者的准备。一线大夫给伤员止血、开药、换药,护士们给予吸氧输液……她和医生们在急诊看片诊断分析,整整到天亮,从未合眼。在她的指挥下我们临危不乱,工作井井有条。每次有类似这样的场面,她总是冲在最前面,把危险留给自己。她用自己的实践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内涵——奉献。做一名好医生,要做到德才兼备而且是以德为先。在治疗过程中,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以至于乞丐,她都一视同仁,根据病情需要诊治。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一名乡村医生,她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06至16年度连续10年专业技术考核为优秀。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一方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就这样通过一点一滴,一言一行良好的口碑在患者中树立起来。现在,在全区及周围乡镇的百姓中许多人都知道在察北医院有一位看病看得好的年轻女大夫。这就是区医院楷模赵海萍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