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与其把“孝”刻在墙上 不如把“孝”放在心上

发表时间:2019-07-08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的“孝悌园”里有一组“二十四孝”主题石雕,再次引发了网友对于“孝道”的讨论。很多网友鞭挞,诸如“尝粪忧心”“为母埋儿”“恣蚊饱血”等在现在看来有些耸人听闻的故事,从侧面反映出古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禁锢,过度追求孝道的形式化,对于新时代弘扬孝道文化来说已完全失去了参照价值。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父母对儿女的需要已从扇枕温衾向精神生活的理解和慰藉转变。不久前,网络上一位“背着奶奶游长白山”的26岁青年小伙走红。因80多岁的奶奶腿脚不便,一直想看长白山天池,他就背着奶奶全程两个多小时没有放下。有网友称赞“景色很美,但最美的还是孙子背奶奶的样子”。可见,“孝心”从不要求我们以哪种形式来展现,而是要求我们落实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中,需要我们源自内心最初的感动。

  眼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儿女长期在外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不在少数,居家养老成为了全社会的难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网瘾老人”,甚至因子女对老年人长期关爱的“缺位”,为形形色色的传销组织提供了可乘之机。即便同笔者一样的90后,父母大多也步入50、60岁的老年期,我们每成熟一天,也就意味着父母衰老一天。有人认为给父母足够的钱,保证他们吃喝无忧、身体健康;也有人认为老人就是“老小孩”,隔几天哄一哄就万事大吉。而事实上,作为子女,能够帮助父母跟上网络时代,耐心地提高老年人融入能力,保证其不与社会外部脱节、增强他们的生活幸福度就是表达孝心的一种方式。

  百善孝为先,与其把《二十四孝》刻在墙上,倒不如将“孝道”放在心上;与其去争辩传统故事是否对弘扬孝道文化还有参考价值,倒不如把孝心真正转化为实际行动。传承弘扬孝道文化,不是空喊口号就能落地生根的,需要我们每个人肩负起一份责任。所以,趁着父母还健在,做我们该做的,尽我们所能,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状况尽少发生。(张雅迪)

责任编辑:sunji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