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中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一些长期无人使用、维护而被遗弃的车辆出现在了住宅小区、城市街道、公共停车场等公共区域,这些长期不移动、无人使用、甚至无人认领并且挤占了公共资源的车辆,被称为“僵尸车”。这些“僵尸车”不仅影响了行人和车辆正常通行,还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在清水河南路,一辆车身布满污垢的“僵尸”车停放在公共停车位里
“僵尸车”存在时日已久成“顽疾”
在该小区另一幢楼旁, 一辆黑色东风雪铁龙轿车左侧轮胎占用机动车道,右侧轮胎“骑”在人行便道上,车头发动机舱已损坏。
“这些车停在这儿可有些年头了,没人用也没人管,占着道,咱们过来过去还得绕行。”张先生告诉记者。
不止在住宅小区,在市区道路,记者也发现了“僵尸车”。
在经开区柳树屯, 一辆未悬挂前牌照的黑色老旧奥迪车在路旁停放。这一路段与中小学毗邻,在下午放学时段,由于这辆“僵尸车”的影响,家长接送孩子通行不便,使这一路段造成拥堵。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只是机动车,在很多小区的公共自行车棚,以及楼道、消防通道等公共区域,停放了不少废弃或废旧的摩托车、电动车及自行车。这些车辆长期没有人使用,长时间占用着公共资源。
“僵尸车”占地儿占用公共资源存隐患
采访中,城管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城市停车位紧张的情况下,“僵尸车” 长期停放会占用公共停车位等停车资源, 且一些“僵尸车”破烂不堪,周围垃圾成堆,逐渐成为卫生死角,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
“有的‘僵尸车’长期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停放,阻碍行人、自行车等通行,极易造成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通行不畅,不仅使道路交通拥堵而且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有的‘僵尸车’停靠在背街小巷、 开放式小区的通道、小区门口等地方,易阻挡人们的视线, 阻碍了交通通行;有的‘僵尸车’长期闲置不动,车辆机件、电路老化,油箱残留的汽油等泄漏,从而形成安全隐患。”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在市区走访时了解到,在主城区街道或停车场也有停靠着“僵尸车”,引起附近商铺和居民的反感。“这样长时间停放不用, 占用公共空间, 实在不该。”有市民说。
“很多业主的自行车常年搁置, 停放在楼梯间或单元门口,还有的停放在小区的公用自行车棚,不用也舍不得丢。工作人员经常贴告示,提醒大家自行清理,但效果甚微。”一家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说。
此外,“僵尸车”长期停用容易造成燃油泄漏,废弃车内旧电瓶里含有大量铅、 硫等有害物质, 会在存放空间形成有害气体,对环境不利,这也是“僵尸车”存在的隐忧。
“僵尸车”清理助力创建文明城市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性能落后但尚未进入报废阶段的车辆进入了停用、 等待报废的阶段,留下也不用,扔了又可惜, 停放在公共空间成本低廉, 闲置的 ‘僵尸车’ 就产生了。”在走访中,许多市民说到了“僵尸车”产生的原因。
一家汽车修理厂的李师傅告诉记者, 从外部形态来看,许多“僵尸车”是车况极差、残值很低的老旧车辆,这些车辆进入使用寿命后期, 发生故障概率增加,保养维修费用过高,几乎没有继续使用的价值,按照规定应该通过车辆报废程序报废,然而,车辆回收价不高,很多人嫌麻烦索性就遗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