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庭 让家成为最美的所在

发表时间:2022-05-20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你看这个柿子苗长势有30公分高了,大概1个月后就能挂果,2个月后就能上市。”5月18日下午5点,宣化区深井镇北庄子村农民顾宝军收拾好农具, 指着大棚中的柿子苗笑着对记者说。

  顾宝军家有两个大棚, 最近他刚把新买的4000颗柿子苗移植进大棚中,按照正常年景,如果柿子能卖到1块钱左右,他就能靠种柿子纯收入1万元,加上一家四口人的低保和自己公益岗的收入,应该能够满足一年的日常开销。 “今年羊的行情不太好, 看看柿子的行情怎么样。” 顾宝军言语中充满了期待。

  1万元收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虽然不多, 可对于像顾宝军这样的残疾人,是辛苦一年自食其力的劳动收获。

  今年54岁的顾宝军自幼患小儿麻痹症, 右腿严重萎缩,四口之家,他是家中唯一的 “顶梁柱”。 妻子李海叶因智力存在缺陷, 只能在丈夫的指导下做些田间的粗活。一子一女,智力均有残疾。

  “咱不能因为家里人有残疾, 就向政府、 向社会伸手。” 这是顾宝军发自心底的声音。 他做过养殖,也试着打过零工,但始终未能取得理想效果。

  2014年,宣化区深井镇鼓励当地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设施蔬菜。当年,在政府贴息贷款支持下,顾宝军建起蔬菜大棚。

  种植大棚蔬菜, 对体力、 技术要求都很高。顾宝军腿脚不灵便, 而且全家就他一个 “壮劳力”, 无论搭建大棚还是种地, 他的进度都要比别人慢很多。为不耽误农时,他只能起早贪黑地干,甚至不分昼夜地干,最急的时候他整整两天两夜没合眼。

  “劲儿也使了, 菜也种了, 但收成却不怎么样。” 顾宝军介绍, 因为方法不科学、 技术不熟练, 第一年种大棚基本没挣到钱。 为帮助当地农民掌握设施蔬菜种植技术, 宣化区多次组织农户外出学习, 而且还组织专家深入农村传授技术。 每次外出学习, 顾宝军都会积极报名; 每次农业专家进村讲课, 他都坐在第一排。

  “苦心人天不负”。 在扶贫政策全力支持下,在扶贫干部热心帮扶下,在他自己坚定信心、苦干实干下,顾宝军的大棚蔬菜越长越好,一年更比一年收入高。 “有菜有肉,电视冰柜也有,走在街上别人还会主动跟我打招呼。” 说起生活的变化,顾宝军笑了。 “我们家四口人,三张 ‘残疾证’, 一个人拿着低保, 靠领补贴、 吃救济也能有口饭吃, 但如果我自己不努力, 坐吃山空,政府给个金山银山也不够。” 脱贫后的顾宝军,观念也转变了。

  2017年, 宣化区北庄子村举行了 “最美村民”评选活动,顾宝军被评为了全村的 “勤劳致富模范”。2018年,顾宝军荣获了全区的最美农民,2019年获得了宣化区脱贫攻坚奖,2020年他的家庭被评为宣化区五好文明家庭。2020年11月20日,在中央文明委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顾宝军家庭成为我市唯一获评的全国文明家庭。

  【记者手记】

    一个普通家庭中,如果出现一名残疾人,将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而顾宝军一家都是残疾人,各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是怨天尤人,是向各级政府、向社会等、靠、要,还是自强自立,用自己的双手撑起这个家?他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顾宝军,这位身残志坚、不等不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托起“致富梦”的农民兄弟活出了残疾家庭最美的样子。

责任编辑:yuanbo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