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 为学生成长“补钙”

发表时间:2022-06-21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半个小时前,闺女不让我进厨房,说她要给我做好吃的, 万万没想到, 做出两个蛋挞、一杯奶茶,味道还不错。”在朋友圈, 记者看到张女士经常会晒她三年级的女儿做得美食, 张女士介绍, 她经常会让女儿帮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女儿也经常会给她一些关于 “厨房里的惊喜”。

  前不久, 在教育部印发的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2022年版)》中,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也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其实,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积极践行德智体美劳 “五育并举”,全市各中小学校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因地制宜开拓劳动教育的新样态。 家长也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看到一个个厨艺高超的小能手正在长成, 一个个家务清扫小能手正在长成, 一个个乐于服务他人的优秀少年正在长成!

   学校:“劳动课程受欢迎学生家长齐点赞”

    “今年我们会划分出地瓜种植区、玉米种植区、 四季豆种植区……” 日前, 在经开区第一小学2022年度 “小蚂蚁综合实践种植课程汇报暨部署会” 上, 老师正对2022年种植实践课程的开展进行着规划和安排。

  部署结束, 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工具, 学着老师和家长的样子整理土地、 清除杂草, 不一会儿, 几块适合播种的土地形成。 接下来是播种, 你来刨坑, 我来放种子, 他来浇水, 体会着种植的艰辛。

  经开一小张茜老师介绍,自2018年以来, 经开一小在操场南侧开辟出一片试验田, 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了 “小蚂蚁种植” 劳动教育基地主题式综合活动, 分组对种植基地进行日常护理、 覆膜、 引枝、拔草除虫等。 小小种植园, 让孩子们有机会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家长们纷纷表示, 植物的每个变化都让孩子兴奋不已, 更为可贵的是孩子还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耐心、 细心、 认真、 负责, 体会到了植物成长的不易, 粮食获得的不易,生命绽放的不易。

  经开区南兴渠小学安排学生 “试种一粒种”, 并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记录, 从选择种子、 细心照顾到观察记录,探索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初步体会生命的奇妙。 孩子们通过种植活动, 认识到植物是 “活” 的, 具有生命, 能在悉心照顾下, 一天天茁壮成长, 体会到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五、 六月份, 当你走进怀安县柴沟堡实验小学,也会看到一片种植基地。春季,家长和孩子们来到种植园, 一起挖坑、 填土、 浇水, 种下西红柿、 菠菜、 黄瓜、 牛椒等蔬菜瓜果种子。 课余时间, 孩子们都愿意跑过来, 看看自己种下的蔬菜长势如何, 除除草, 捉捉虫, 浇浇水, 并把自己的发现、体验写成观察日记。

  怀安左卫中学校园里有一片占地约2亩的劳动实践基地, 春种, 夏长, 秋收,冬藏。学生跟着物候劳作,顺着规律种养。

  劳动能力在实践中习得, 不参与真正的劳动, 永远无法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各学校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落实 “双减” 下的五育并举, 促进学生健康、 茁壮成长。

   家庭:“家务劳动乐趣多以劳养德促成长”

    “我们孩子最近学会了做西红柿炒鸡蛋, 味道竟然比我做得还好吃。” 近日,朱先生对女儿的菜品赞不绝口。

  据了解, 西红柿炒鸡蛋作为一道家常菜, 众多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了。

  南小区小学三年级学生田默源说:“一盘西红柿炒鸡蛋, 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从洗菜、 切菜到调味, 都蕴藏了很多生活常识, 通过炒菜, 我不仅体会到了妈妈平时做饭的辛苦, 也学会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而且我还有一个想法, 就是学会做饭,让爸爸妈妈吃上一顿现成饭。”

  薛先生说起家中六岁的女儿, 也是夸赞有加: “一天我在厨房擦洗洗碗池, 闺女也学我的样子在卫生间擦洗脸池, 我过去一看, 洗脸池被六岁的女儿擦得干干净净。”

  收拾房间, 扫地、 拖地, 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鞋子, 洗袜子……采访中,家长们表示孩子们已经开始能做这些简单的事情了, 他们纷纷加入到家庭劳动实践中, 用实际行动践行 “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当我第一次看到孩子把自己的衣服、衣柜整理得井井有条, 而且非常有方法,我既惊讶又欣喜, 孩子的能力真是超乎我们的想象。”家长田女士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 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劳动锻炼的机会, 这些锻炼已成为孩子们学习之余的锻炼和放松, 虽然有些家务完成的质量可能还有待提高, 但是孩子们提高了生活能力, 体会了劳动的艰辛, 也感受着劳动的喜悦,同时也融洽了亲子关系。

    家、校、社协同推进在实践中见证孩子成长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培养孩子劳动观念的做法古已有之。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 煮饭炖汤、 种菜养禽、 维修家电等多种劳动技能将纳入中小学课程中。 记者了解到, 按照新课标, 课程共设置十个任务群, 分为日常生活劳动、 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

  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 烹饪与营养、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 传统工艺制作、 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课程安排是渐进式的,随学段晋升, 项目难度逐渐增加, 逐步提升技能。 比如, 一二年级要能择菜洗菜,三四年级煮鸡蛋煮饺子, 五六年级煎鸡蛋炖汤,初中设计三餐食谱。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采访中,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在中小学开设单独的劳动教育课程很有必要。

  此外, 我市各校还组织中高年级学生积极参加敬老院送温暖、 清洁社区、 文明城市创建等社会实践活动, 让他们体会劳动对社会的贡献, 市民刘先生的孩子在蒙古营小学读四年级,她希望通过家校合作,让孩子既重视文化素养,也以劳动为荣。

  我市教育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开展劳动教育, 学校发挥主导作用, 家庭发挥基础作用, 学校与家庭、 社会要协同推进。 “学校可以通过劳动过程展示、 劳动体悟交流等评价劳动过程, 以此鼓励学生自己上手劳动, 防止家长代劳。 而家长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 鼓励孩子自觉参与、 自己动手, 在与学校协同指导孩子劳动实践中见证孩子成长。”

责任编辑:yuanbo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