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西区持续做好民生工作,做好惠民实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建成全市首家数字化康养服务中心,在全区日间照料站全覆盖的基础上,高标准打造5个精品日间照料服务站,其中,西岔社区获评省级示范性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完成全区486个小区物业全覆盖工作,并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教育质量,15所中小学与京津地区学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教学质量逐步提升,教育优势持续巩固。
社会保障扎实有力。持续推进全民参保工作,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扩面力度,做好灵活就业,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社保参保扩面工作,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问题。落实落细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着力扩大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桥西区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以清河村智慧农场、南天门村忘忧草采摘、稍道沟村酒坊醋坊酱油坊等项目为主的示范带,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农村户厕63座,创建美丽庭院85户、精品庭院29户,建设“四好农村路”7公里,乡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城市管理精细高效。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人民群众营造优美的城乡生活环境。开展城市管理集中整治行动70余次,规范整治占道、店外经营3800余处,取缔西苑路等临时集贸市场14处,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市容卫生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开展空中线缆整治,完成赐儿山街、古宏大街等10条主次干道线缆入地工程,擦亮了城市“天际线”,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方便了日常生活。
政务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桥西区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综合窗口建设,实现进驻审批事项无差别“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创新推出“智能化无干预审批”“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举措,着力缩短审批时限,提升群众办事效率,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全市率先推行“人工智能审批”改革,企业开办全流程时限压缩50%,成立“税小帮”工作室,为企业提供税收宣传、政策解答、质效回访等专业服务。(记者 孙浩楠 通讯员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