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映华 通讯员 赵志强)小河子乡坚持“建设美丽”与“经营美丽”并重,用好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三把钥匙”,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环境整治解锁“基础密码”,推进人居环境建设。小河子乡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精心组织、主动谋划,在巩固提升现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清洁管护,通过公益岗日常管护、村规民约日常约束、创新“积分制”日常治理模式等途径,实现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大元房子村依托花卉大棚,实现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双丰收”,一方面,大棚的花卉可以种在各个村庄,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另一方面,花卉的售卖为周边区域乃至全县花卉种植提供大量优质种苗,不断带动村集体收入,同时吸纳务工人员50余人。红旗滩的民宿及东滩村的民宿,借助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吸引外地游客到此体验坝上独特乡村生活。东滩村的生态采摘园是小河子乡打好生态牌、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举措,该采摘园既美化了环境,同时也带富了村民。此外,小河子乡进行大量的经济林、观赏林的种植,因地制宜种苗木、建绿地,着力打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绿化景观,实现“绿化增收两不误”的目标。
产业发展解锁“增收密码”,开辟村民致富途径。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一村一品”特色种植,东滩村于2022年开始试验羊肚菌种植。目前,投资总额约为400万元,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进一步扩大规模,将种植大棚数量增至30个,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约800万元。做大旱作农业,成立联合党支部实施“3个1”工程,利用退水还旱土地发展种植1万亩藜麦,利用坝头万亩良田发展种植蚕豆、旱作马铃薯各1万亩,带动600多户致富,集体增收30万元。做优生态旅游发挥紧邻草原天路和白河源头优势,精准招商,同北京绿源基业有限公司签订生态农庄建设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流转村民土地1500亩,出租土地收入43.5万元,集体增收9.65万元。返乡创业致富,2022年,沽源县小河子乡脑包山村张海宾回乡创建鸿羽养殖有限公司,目前,项目一期建成鸡舍一栋,蛋鸡存栏一万两千只,日产蛋量约一千三百多斤,有了可观的收益,同时实施“借鸡生蛋”模式,带动脱贫户增收。
乡风文明解锁“幸福密码”,激发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小河子乡坚持把乡风文明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来落实,持续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细化实化、可操作的细则和机制,弘扬文明新风,进一步完善其在建设文明乡风中的作用。做好宣传宣讲工作,选树先进典型,通过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村民道德修养,同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不断加强文化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