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崇礼区西湾子镇上三道河村,干净的村貌不由得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沿着主干路一直向前,村便民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依次排列,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推进产业发展,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荣获“省级文明示范村”、“河北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美丽乡村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人居环境,扮靓美好乡村颜值。2016年该村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底村民全部乔迁新居,2019年建成村民活动中心、健身广场等活动场所,并硬化街道、安装路灯及景观灯,人居环境和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新景象。
“搬进楼房后,大家自觉做好了“门前”三包工作,自家的环境卫生也都干净整洁了,村里的卫生环境也都变好了,邻里的关系也很和谐,爱护环境卫生成为我们所有人的行动自觉,我们村庄现在变得更美更宜居。”上三道河村村民杨艳华说。
西湾子镇上三道河村人居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新景象。
移风易俗,擦亮乡村文明底色。该村依托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等“一约四会”制度建立健全村民自治体系,组建村文艺队、村宣讲队、村志愿服务队3支队伍,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农村、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家风宣讲、文艺宣讲、移风易俗等系列活动达到60场,受益群众达到1000余人,真正实现了民生实事讲清楚,党的政策讲明白的目标。
我们村的红白理事会通过征求大家意见、结合我们本村实际情况,一条条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的新举措写入了村规民约,我们村村民慢慢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转化成“参与者”。”上三道河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姚天军说。
西湾子镇上三道河村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农村、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家风宣讲、文艺宣讲、移风易俗等系列活动达到60场,受益群众达到1000余人,真正实现了民生实事讲清楚,党的政策讲明白的目标。
特色产业,拓宽群众致富路。该村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培育形成了食用菌、金丝皇菊、越冬草莓等多种特色产业,在崇礼率先打造了“品种多样化、产品四季销、产业长链条、带贫效果好”的产业发展模式。尤其是大棚种植的40万株菊花成为周边文明祭祀鲜花供应源地。
“如今村里建设好了,村里楼房也盖好了,产业也有,回村也跟城里一样,都住的楼房,这些更加吸引了我们年轻人回家乡创业,这几年大棚发展的相当不错,我今年种植了60个大棚,今年预计收入达到100万元,真正实现了不用出去打工,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实现致富的小目标,幸福极了。”上三道河村返乡创业青年马德良说。
西湾子镇上三道河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培育形成了食用菌、金丝皇菊、越冬草莓等多种特色产业,在崇礼率先打造了“品种多样化、产品四季销、产业长链条、带贫效果好”的产业发展模式。
尤其是西湾子镇上三道河村大棚种植的40万株菊花成为周边文明祭祀鲜花供应源地。
乡村之美,美在环境、更美在人心。在乡村振兴和文明村镇创建的相互作用下,欣欣向荣的富民产业,和谐安康的幸福生活,这恰是上三道河人正在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