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精神力量 厚植文明沃土——张家口市万全区宣平堡乡霍家房村擦亮精神文明底色

发表时间:2024-09-30 来源:

  张家口市万全区宣平堡乡霍家房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使命任务,凝聚共识合力、求实创新争先。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精神文明创建示范村,河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河北省宣传文化工作示范村、河北省生态环境科技示范基地、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霍家房村荣誉称号

  一、强化“三个坚持”,坚定精神文明创建“主心骨”。该村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党组织在精神文明创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坚持理论武装。从严从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学习、作风改进、制度规范等方面抓细抓实党建工作。加强理论阵地建设,通过理论宣讲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宣传阵地,落实好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二是坚持坐班制。实行村干部开放式集中办公,负责受理村民来电来访、处理村级日常事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等。村“两委”干部坚持每月办一件民生实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赞扬和支持。三是坚持为民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环境卫生整治、推进移风易俗、为民解难、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践行为群众服务的宗旨,形成了“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浓厚氛围,走深走实群众路线,实现党员常态化服务群众,展现了农村党员新作为。

  霍家房村开展理论宣讲

  霍家房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霍家房村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二、聚焦“三个抓手”,筑牢精神文明创建“压舱石”。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为目的,全面推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一是抓文明新风。以创建省级文明村为契机,从教育引领、村级事务、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公益服务、善行义举六大板块入手,大力开展善行功德榜、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多年来,霍家房村从未发生过信访案件,社会和谐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二是抓文化建设。完善村规民约,组建了40人的文艺活动团队,有效提升乡村综合文化服务站和公共服务场所服务效能,让村民自治“活起来”,推动实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真正打开了村民自治新格局。三是抓积分管理。为更好地实现德润人心、以文化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建立了霍家房村爱心积分超市,实施“双向积分”制度,将全体村民纳入积分管理范围,设置美德实践、精神面貌、环境卫生、和谐建设、平安建设五大类积分管理项目,以量化为依据,村民积分达到相应数量可以兑换积分超市实物,实现基层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霍家房村开展文化活动

  霍家房村开展读书活动

  霍家房村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

  霍家房村爱心积分超市

  三、壮大“三个产业”,打造精神文明创建“助推器”。霍家房村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精神文明创建深度融合,开辟出集文旅项目和特色农业种植为一体的村集体经济新路径。一是做强乡村旅游业。为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业,霍家房村引进龙头企业建设康宁湖生态园,投资90万元建起具有民俗风情的“霍家小院”7户。今年以来,在原有生态园基础上,投资1500万元建设占地300亩的米粒农庄项目,打造集观光、研学、休闲运动、食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标杆。二是做强特色农业种植。规模流转土地800余亩,其中500亩建设冬暖棚114个,有效的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群众通过流转土地租金收入和在棚内务工收入,实现了稳定增收。三是做强民宿产业。积极探索开发霍家小院民宿,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引入市内单位、企业在小院开展团建活动,推广复制成功经验,推进全村民宿小院转型升级,不断推动民宿产业化发展,助力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成效。

  霍家房村垂钓园

  霍家房村民宿

  霍家房村康宁湖

  霍家房村米粒农庄项目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万全区霍家房村将继续厚植精神文明沃土,积极构建精神文明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格局,奋力绘就一幅宜居宜业、文明和美的新画卷。

责任编辑:fengshu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