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县武家沟镇东窑沟村:四举措“陶”出精神文明建设样板

发表时间:2024-10-08 来源:

  涿鹿县武家沟镇东窑沟村是一个以制陶闻名的千年古村,近年来,该村立足自身优势,发挥陶艺文化特色,“四举措”激发源动力、提质基层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先后获评2022年度“河北省美丽休闲乡村”、第一批河北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东窑沟村.jpg

  推动整治提升,让人居环境“靓”起来

  结合打造文旅建设项目,该村全面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清理河道1000米、垃圾1500立方米,植树200余棵。提升了村庄入口人行道铺装、护坡修筑,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走进东窑沟村,整洁的街道、优美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村里积极倡导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等理念,通过宣传教育和实际行动,营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氛围。村民们自觉维护着村庄的干净与整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意识已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

新建文化广场和篮球场.jpg

  注重挖掘利用,让产业发展“壮”起来

  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优势,积极招商引资,2017年该村引入陶源旅游公司,村企合作打造乡村旅游,陶艺小镇建设如火如荼,成功开展“年味东窑沟”“陶乡过端午”等系列民俗主题活动,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2023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8万元。东窑沟村获评河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2022年,武家沟镇引进“隐居乡里”民宿品牌,申报专项债券资金实施武家沟文旅建设项目,在东窑沟村建设高端民宿、亲子体验、民俗体验、党建美学、陶艺工坊等8大板块,项目完成后,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年实现旅游收入100多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有序发展的源泉。

随处可见的陶艺文化村街景.jpg

  突出传承推广,让传统文化“热”起来

  在文化建设方面,该村积极打造标准高、功能完善的村文化活动中心,增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书屋。茶余饭后,村民们在这里阅读书籍、排练文艺节目,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每天晚上村里活跃着两支广场舞队伍,标准化灯光篮球场成为村民最喜欢的体育活动场所。联合市文旅局文化下乡活动为村民赠送种植养殖、党史学习教育等图书500余册,邀请市文史研究专家刘振瑛到村授课,邀请本土文化学者侯弟江讲述制陶历史文化,组织地方乡贤召开座谈会挖掘、搜集整理资料,打造村史馆,让村民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现场.jpg

  强化引领带动,让文明乡风“鼓”起来

  村里十分注重道德风尚的培养,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创建美丽庭院200个、评选文明家庭4户。组织慰问积极参与村公益活动的孙海琴和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优秀妇女代表王有莲,表彰奖励顾柯、宁惠茜等六位尊敬师长、品学兼优的学生,鼓励带动群众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利用微信群、幸福墙,光荣榜,宣传栏等对侯玉文、白秀峰、侯清全等乡土人才、工匠乡贤事迹进行宣传,树立典型,激励着每一位村民向上向善,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团结友爱蔚然成风。

  与此同时,东窑沟村党员干部带头组织村民志愿服务队,义务清理田间作业道杂草,清扫街道卫生,更换供水水泵、管道抗旱保苗,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关心关爱孤寡老人、帮助困难家庭,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心与温暖。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jpg

  东窑沟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犹如一股春风,吹暖了每一位村民的心,让这个古老小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真正让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和评判者,书写与民共建美好生活、与民共治乡村事务的新篇章。精神文明之花绚烂绽放,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各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榜样。

责任编辑:fengshu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