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桥西区清水河路与工业西街交叉路口南北方向行车有了新变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深入调研,反复研究论证,决定在该路段早晚交通高峰期时间段采取禁止机动车左转、非机动车实施“二次过街”的交通管理措施。
这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为缓解学校、幼儿园聚集区学生在校时间高峰期交通拥堵的又一举措。2024年以来,交警支队以“减量控大”、隐患整治和春夏季专项整治系列行动为抓手,推动交通安全治理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普通公路隐患突出点段和事故多发点段路口治理攻坚。截至8月,全市道路交通事故亡人事故持续呈下降趋势,未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
聚合力全面清除隐患
据了解,交警支队将交通事故预防研判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优化人员配置,选调业务骨干充实到交警支队事故处,专门负责交通事故预防与对策分析,建立“周通报、月报告”制度,经分析研判形成《每月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报告》,从而助力精准掌握交通隐患点,成为精准施策的依据。
针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支队聚焦“事故多发、不规则路口、标志标线缺失”等问题,共梳理排摸各类安全隐患470处,整治453处,并深入开展实施“万盏灯点亮千条路”工程,梳理全市国省道与农村交叉路口220处,全部安装“支路哨兵”,确保各类隐患早发现、早治理,精准提升立体安全防控水平。
“支队还发挥‘共治’优势,依托安委办、交安专办,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发挥好职能作用,落实综合协调、指挥督导,针对道路隐患,逐一建立台账,联合相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交通综合治理大格局,统筹推动交通安全从公安交警部门单打独斗向部门、属地协同共治转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盯源头强化预警研判
9月11日18时许,康保县公安交警大队查处了一起货车违法载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当日,交警在闫察线15公里小兰城子路口巡逻时,发现一辆轻型仓栅式货车车厢内人头攒动,立即将车辆拦停检查。经查,该车核载3人,除了驾驶室乘坐的3人外,后车厢还拉载了17人,其中几人身后还背着婴儿。人们蹲坐在车厢内,仅依靠双手抓着车厢围栏保持稳定。
“觉得凑合坐一下,应该没什么大事,也就没有考虑到交通安全的问题……”
原来,该车拉载的都是附近干活的农民,刚在地里挖完土豆准备返程,驾驶人为了多拉少跑、节省油钱,便心存侥幸想要一次性将人们送回村内。最终,驾驶人被依法处罚。
“针对‘两客一危’和校车、大货车、面包车等六类重点车以及高风险车辆和预警车辆,我们科学动态调整战术战法,在重点路口设卡,配备充足警力,严厉查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涉牌涉证、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于城市、农村、国省道等重点区域,交警部门统筹全市执法服务站和农村地区“两站两员”等社会力量,坚持“网上+网下”巡逻相结合方式,对大流量点段和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值守。聚焦周末及节假日、全天事故易发高发时段等重点时段,做好全维度定期分析研判和常态化风险预警预测,灵活采取流动勤务、夜间勤务、异地勤务模式等,全力强化守点保面。
多渠道宣传入脑入心
“重要提醒!秋收农忙季,绷紧安全弦。”“安全带这件事,‘记’牢更要‘系’牢!”……
打开“张家口交警”微信公众号,每日都能看到通过增设专栏、话题互动、热点推荐等多种形式集中推送的交通安全常识。据了解,依托“张家口公安”“张家口交警”等官方新媒体账号,目前我市公安在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警务微博、微信2048余条,策划摄制抖音视频280条。
同时,以“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为抓手,交警部门紧盯农村集市人员密集场所、时段,依托“文艺下乡”、农村大喇叭播报等形式普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今年以来,开展宣讲活动3348场次,提供咨询服务1.2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万余份。
聚焦农村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结合公路“双违”整治等专项行动,交警部门加大对面包车超员,货车、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等农村重点违法行为的警示曝光力度,制作《视频警示合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农村安全出行手册》等宣传资料,通过广播电台、报刊、微信群等载体集中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