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礼的大街小巷、街道社区中,常常看到有一群身穿迷彩志愿者衣服的身影,他们有人在清扫积雪、有人在路口协助交警提醒路人按照交通规则过马路,有人在社区宣传提醒人们做核酸检测,他们就是雪都公益协会成员。而我今天要讲的就是雪都公益协会会长,也是崇礼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分队长常明江。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正在小区门口指挥工人干活。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不怎么爱说话,与人相处总是微微笑着。
常明江干过涂料工,后来带了一帮人自己揽活干。都在一个小区住着,帮楼道刮腻子,常明江一开始就没打算要工钱,大家过意不去,纷纷商议不能让他贴了本钱,但常明江执意不要。从这时起,常明江决定,既然有愿意帮助人的想法,为何不带领人一起干,成立一个组织,把那些喜欢和热爱做好事的人捏合在一起,那样力量不是更大。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和筹办,2018年8月3日,在崇礼区工会六楼,中国雪都公益协会正式成立。五十多名志愿者在蓝色的旗帜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又睡不着觉了吧,这个协会弄得,整天忙得顾不上家,你说你图了个啥”!常明江妻子魏素珍唠叨了两句。确实,自从协会成立以来,常明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协会当中,家里和孩子上学都是妻子一个人支撑。钻在被窝里常明江还在想着协会的事,明天就要到五十家看望那里的孩子们了,也不知道带的床单被罩够不够,孩子们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到学校我该说点什么,一大堆问题弄得他头都大了,当他再次看表时,已经是半夜一点多了。
几年来,常明江始终把协会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孩子有一句话直戳常明江的心窝,“为了做公益,家都不顾了”!每次听到妻子和孩子的埋怨,常明江更多选择的是沉默,这几年他深知自己亏欠家里人太多,没有时间旅游,没有时间顾家,就连每次送孩子上学都是妻子在忙碌,但常明江无疑是幸福的,在他的带动下,妻子和孩子都已经成为协会的一员。人们戏称我们是“上阵父子兵”,我感觉全家总动员这个词形容我们一家更为贴切。
2019年,常明江带着雪都公益协会志愿者到清水河李家窑、韩家窑等几个村残疾人提供生活服务。一路崎岖,志愿者车辆在颠簸中驶入残疾人院内,第一次近距离和残疾人接触,首先沟通就是最大的问题,有些残疾人士对陌生人有些抵触,有的躲得远远的,更有个别残疾人对志愿者扔东西,参加的志愿者有一部分还是女生,这些特殊情况为志愿服务带来一定困难。最终在志愿者耐心讲解,在残疾人家人的帮助下,助残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大家帮他们洗衣服、理发、量血压,打扫院落,所有人就像是为自己家干活一样,没有丝毫怨言。
当志愿者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下身瘫痪多年的小女孩拉着志愿者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还有一个多年疯癫女患者,从最初的躲避抵触,到分别时的微笑和挥手,志愿者想起了那句话,累并快乐着。
为奥运练兵,为雪都增色,常明江带着志愿者积极投入到赛事服务当中。168越野赛,碧桂园半程马拉松、徒步大赛、奥运倒计时一千天、倒计时一百天、奥运测试赛等一系列赛事。
作为协会带头人,英语一直是他的弱项,为了尽快适应冬奥环境,他动用了自己的儿女教自己常用的语法。“临阵磨枪,不快也亮”,常明江每天都睡的很晚,学英语,练单词,重复的学习一练就是一个多月。“还有65天,64天,”墙上的日历每天都要翻一遍,几个月的紧张“备战”,常明江瘦了一大圈。
2021年12月5日,在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常明江携同7名雪都协会志愿者参加了“北京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城市志愿者誓师大会。在崇礼各个交通路口随处可见志愿者身影,发放宣传单,指引路人过马路,给大家讲解冬奥知识。红色的队服,鲜艳的旗帜,“中国红”闪耀雪都崇礼。
“当志愿者不为钱,不图名,到底是为了啥”!很多人极不理解的说着同样的疑问,而千万个常明江们就是很多人眼中的“傻子”,或许只有“傻子”才理解“傻子”们的做人方式。
我想说:“爱”之所以伟岸,因为他足够宽广,足够强大。常明江用臂膀呵护着妻子、儿女,用无私坚守着奉献和信仰。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只为他人方便,这应该就是志愿服务精神的最好诠释。如今,常明江也逐步由入党积极分子变成预备党员,而雪都等待他的,依旧是那不变的公益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