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意大利都灵第十二届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赛场上,一位23岁的中国青年以矫健的步伐冲过终点线。他就是郑玉,来自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阳光家园庇护工场的智力障碍青年。
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是国际特奥会为智力障碍人士设立的全球性冬季综合运动会。在这场冰雪盛会中,郑玉以雪鞋走男子100米金牌、800米银牌和4×100米接力铜牌的佳绩惊艳世界。
这位曾因智力障碍被职场拒之门外的青年,用三年时间完成从职业康复学员到世界冠军的蜕变,用冰雪赛道上的光芒诠释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职业重生:庇护工场点亮希望
2023年3月,郑玉正式进入桥西区阳光家园庇护工场——一个为残障人士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支持的“特殊职场”。
在职业康复老师的指导下,郑玉开始系统学习厨房帮厨技能,择菜、洗碗、整理餐具,每一项任务都被分解成可操作的步骤,通过重复训练形成肌肉记忆。与此同时,他还参与绢花手工艺品制作,细腻的指尖动作训练不仅提升了他的专注力,更让他在完成一朵朵绢花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他擦桌子时连边角缝隙都不放过,像对待艺术品一样认真。”庇护工场经理杨瑞琴回忆道。日复一日的训练中,郑玉不仅掌握了生存技能,更在这个特殊大家庭的温暖中重拾自信,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冰雪突围:三方联动激发潜能
2023年底,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庇护工场的老师发现郑玉拥有出色的耐力和异于常人的肢体协调性,具有极高的运动天赋。在区残联的推荐下,郑玉参加了第八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冬季特奥项目的选拔,并成功入选。
比赛前夕,区残联联合家长制定“职业+运动”双轨计划,在工场完成技能训练后,每天进行雪场适应性和体能强化训练。在家庭——机构——残联三方联动支持下,这个曾被职场拒绝的青年迸发出惊人能量。
2024年1月,吉林长春全国赛场上,郑玉首战告捷,一举斩获第八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特奥雪鞋比赛男子公开组800米银牌、混合接力4×100米接力银牌和100米铜牌。
世界之巅:26天集训书写特奥传奇
2025年3月,郑玉作为河北省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站在了都灵特奥会的起跑线上。
赛前,他随市残联教练团队赴吉林雪上竞技训练中心,参加了中残联组织的为期26天的赛前集训。身体的障碍没有阻挡他对体育的热爱与追求,面对陌生的环境,十分密集的训练安排,他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能训练,不断打磨技术。
3月13日至14日的比赛中,郑玉不畏强手,接连创造奇迹,展现出了出色的竞技水平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获得雪鞋走项目男子100米金牌、800米银牌、4×100米接力铜牌,共3枚奖牌。
从庇护工场的操作台到世界领奖台,郑玉用三年跨越了“不可能”与“奇迹”的鸿沟。“这些奖牌属于每一个支持他的人。”区残联工作人员隋晓萍表示。这些闪耀的奖牌不仅镌刻着残疾青年的拼搏轨迹,更见证着残疾人事业从“救助”到“赋能”的深刻变革——在这里,每个“特殊”的梦想都被郑重托举,每份坚持都在书写“生命无界”的动人篇章。
载誉归来的郑玉,依旧穿梭在庇护工场操作间,依然保持着运动员的挺拔身姿。
郑玉的成长轨迹,成为桥西区探索特殊群体支持体系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桥西区通过职业重建、运动康复与社会支持的全链条介入,为特殊群体铺就了一条从庇护工场走向世界舞台的梦想之路,激励着更多残障人士及残疾家庭,当专业支持遇见永不言弃的坚持,每个生命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绽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