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沓沓的奖状,记录了三十四年光阴流转
三尺讲台,托举三千学子人生启航
从青丝到白发,她始终守着三尺讲台
用半生时光诠释‘坚守’的重量
当教育成为一场跨越时代的“长跑”
侯云生用自己的敬业和热爱
为学子铺平奔向未来的跑道
01侯云生向记者介绍
我曾经教过一个同学,他的家庭的情况比较特殊,父亲出车祸,生活不能自理,当时这孩子就不想上学了,想出去打工,有一天他就不来了。我觉得非常可惜,就做工作让他来学校,通过资助,这孩子顺利的念完了初中和高中,去年我们又开始有联系,这时候他已经发展的非常好了。
在侯云生的手机上,存着很多毕业学生的联系方式,她不断向我们介绍她的学生,言辞间难掩自豪之意。她告诉记者,教学三十余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接触了很多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学生,这让她在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督促孩子认真学习等工作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她一直坚持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经常聊天,认真倾听,和学生们一同做操,一起游戏,深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及时干预、提供帮助,这些年来将很多小乡村的孩子送出了镇子,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初一四班学习委员 任世洋:课间操时,侯老师陪着我们一起跑,督促我们的跑步姿势。晚上侯老师还要定时查宿,有侯老师,在学校有了一份家的感觉,侯老师就像我们的大家长一样。
虽然与孩子们关系很近,但学习上的侯老师一贯高标准严要求。侯云生曾经在2011年前后做过教研组长,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为年轻老师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英语教学经验,从业几十年来发表了《中学英语中的口语教学》等多篇论文,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多新思路。
在侯云生的课堂上,英语学习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可以是伴随音乐的手势舞,情景生动的口语对话,也可以是严肃认真的语法试题,加深记忆的反复诵读。三十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在一线教学的岗位上,同学们都说,侯老师讲课既有趣又有“干货”,一想到是去问侯老师,也就不觉得学习枯燥了。
学生 曹雨寒:我上小学的时候,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自从侯老师带上我,成绩慢慢提高了。侯老师的课堂经常用一些有趣的小视频话题,让我们感觉知识不是那么乏味,我很喜欢上英语老师的课。
今年是侯云生从事教师职业的第34个年头,在县第三中学任教,也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侯云生曾获得过市模范教师称号、市师德先进个人、县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无数奖状将这一时间跨度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1999年的奖状是用毛笔写的,2006年的奖状是打印的,2017年的奖状是硬卡纸,2021年的奖状是证书,装裱的变化仿佛一道清晰的时间轴,将她任教的脚步一寸寸丈量,转眼间,她已将自己的半生都献给了三尺讲台。
谈到这三十四年的从教心得体会,侯云生提到最多的词就是“乡村”。她是大海陀乡人,1992年张北师范毕业后就在乡镇学校任教,从大海陀中学到县第三中学,从大海陀乡到龙关镇,她托举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振翅高飞,上千名学生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扎根乡村教书育人就是她毕生的选择。
在农村教育这份事业当中,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教出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们由幼稚变得成熟。虽然有时候的做法不被孩子们理解,但收获还是很大。最幸福的事儿,就是看到孩子们一个个考入理想的大学,为社会做出贡献。我是农村人,我父亲也是老师,从小父母的教育让我做有用的人,所以我一直觉得农村教育就是适合我的天地。在农村,我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孩子们未来打开一扇门,送更多的孩子走出农村,这是我的心愿。在未来,我将一如既往从事农村教育,做农村孩子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