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托起“大文明”——涿鹿镇党建引领精细化治理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发表时间:2025-06-18 来源:河山新闻客户端

  近日,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揭晓,涿鹿县涿鹿镇榜上有名。作为此次评选中我市唯一入选乡镇,涿鹿镇以党建为引领,在人居环境提质、基层治理创新、文明风尚培育等领域深耕细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让文明新风浸润城乡角落,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涿鹿镇位于涿鹿县北部,下辖7个社区、30个行政村,总人口约9.5万。作为县城所在地,面对城乡居民多元的生活需求,该镇聚焦“补短板、强基础、优服务”,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以前村里垃圾乱堆,现在家家门口有分类垃圾桶,道路全部硬化拓宽,两旁还栽花种树,大家都主动维护环境卫生,风气也变好了。”涿鹿镇青宁堡村村民孟大姐的感慨,道出了村庄的蜕变。如今的青宁堡村,蜿蜒的柏油路串起白墙红瓦的农家院落,街巷整洁有序,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的文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

  “去年以来,我们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大力实施道路硬化、排水管网改造、集中供热等民生工程,推动人居环境改善。”涿鹿镇党委书记董清晨介绍,目前,该镇已创建美丽示范街3条,打造美丽庭院、精品庭院253个,通过示范带动,形成了清洁环境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所辖18个城中村中,11个村已接入市政给排水管网,9个村纳入集中供热,群众生活便利度有效提升。同时,该镇通过盘活集体资产、精准招商引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等举措,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群众生活再上一层楼。

  在城区的鼓楼社区,居民到社区服务中心办事咨询、参加各类活动已经成为常态,一些事项不仅可以在社区“一站办结”,文化活动、课后服务、健康义诊、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为日常生活增添了便捷和温暖。“我们依托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打造了‘鼓楼庭院’党建品牌,整合辖区资源,完善治理网络,推动党群共建,为居民提供贴心优质的社区服务。”涿鹿镇鼓楼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晓晗表示。

  在基层治理领域,涿鹿镇秉持精细化理念,推行“多网合一”治理模式,将基层党组织、综治、人居环境、便民服务等网格整合为98个综合网格,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统筹多方力量、优化资源配置,既减轻了村(社区)工作负担,又实现了服务群众的精准化、常态化。在此基础上,该镇深化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改革,通过增设办事窗口、自助设备,完善意见征集、部门协同等机制,以精准高效的基层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同时,该镇建立起近1400人的“人才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30余支志愿服务队,先后培育了13个志愿服务品牌,涵盖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就业服务、假期托管、为老服务、便民服务等多个领域。该镇去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800余次,通过充分发挥“能人效应”和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广大居民从文明创建的受益者转变为践行者。

  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也持续向前。“我们持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市民’等评比活动,去年,评出星级文明户158户、文明市民14人、涿鹿好人25人、好儿媳23人,并在基层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旨在掀起学习模范、争当优秀的浓厚氛围。”董清晨介绍,积极开展文明宣讲、志愿服务的同时,涿鹿镇通过培树文明典型、修订村规民约、设立红白理事会、培育“乡村文化带头人”等举措,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涵养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明社风。

  以“全国文明村镇”为新起点,涿鹿镇正在推动文明创建向更纵深扩展,让文明创建成果更多惠及群众。“我们将深化‘文明积分超市’‘乡村人才驿站’等创新机制,拓展细化镇村(社区)共建、示范引领、精细治理、文明素质全域提升等举措,推动文明创建城乡一体、常态长效。”董清晨说。(记者 王棣 通讯员 郭颖晖 李静)

责任编辑:tia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