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丽家庭事迹材料

发表时间:2024-01-03 来源:张家口文明网

  梁海丽家庭来自张家口市桥东区东方苑社区,梁海丽是东风小学的一名教师,丈夫杨坤在交通部门工作,家中还有两位和善的老人和一个孝顺懂事的儿子,一家五口温馨和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这个家庭从父辈传承下来的优良家风家训。梁海丽和爱人有着共同的爱好,有共同的志愿,他们成立义工队,长期扶危助困,关注弱势群体、开办家庭教育公益沙龙,关爱未成年人教育、帮助社区矫正人员疏导心理……全家人在投身爱心公益事业的过程中,营造了一个乐于奉献、满满正能量的和谐家庭。

  一、慎终追远  传承美德

  梁海丽夫妻二人都在农村长大。耳闻目睹父辈们的善良淳朴,梁海丽的父母亲每次看到村里有来卖艺讨饭的穷苦人,都会把他们领到家里,让他们睡热炕头,给他们做可口的饭菜,为他们缝缝补破旧的衣服,临走还给他们带上干粮。公公不爱说话,但是心灵手巧,热心邻里。三里五村里,谁家里有红白喜事,公公总会去做大厨帮忙。老人还擅长编织,大箩筐,小笸箩,孩子玩的小花篮,经常是公公农闲之余编制出来给周围的乡亲们作家用。父辈们虽然都是朴实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没有给儿女留下看得见的财富。但他们却将忠厚、勤劳、善良的精神品质传给了下一代的年轻人,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优良家风家训传递给这个家庭。

  二、爱岗敬业  家庭和谐

  梁海丽和爱人虽然岗位不同,但是都热爱运动,喜欢读书,有着共同的理念,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工作,勇于承担。“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眼里有光,心里有爱。”是梁海丽多年教育的宗旨。她先后担任过美术老师、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每一次都能快速转换角色,努力钻研业务,自费学习家庭教育课程。她先后获得省级美术辅导教师奖、市级骨干班主任、区优秀大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梁海丽爱人杨坤是一名有着13年军龄的军人。军人雷厉风行,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一直保持着。杨坤在单位年年都是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

  梁海丽夫妇不管多忙,都把孩子教育放在首位。他们从小引导儿子多读书,树立远大的理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学会感恩。为了培养儿子独立生活能力,梁海丽教他学会煮饭、洗叠衣服、收拾房间。为了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精神,梁海丽和爱人带头学习,教育孩子学好各门功课,多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让儿子参加艰苦的体育训练,去餐馆做暑期工,体验劳动的艰苦。在科学家教理念的熏染下,儿子好学勤奋、孝顺长辈,勤做家务,独立能力强,热爱集体,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三、爱心奉献  回馈社会

  梁海丽和爱人深受父辈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优良家风熏陶,全家人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长期组织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用善行善行积极奉献社会、服务他人。

  身为一线教师,梁海丽发挥自身作为家庭教育讲师的特长,参与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家庭教育公益活动。她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学生,非常注重提升自己,认真学习家庭教育课程,自学心理学,参加家庭教育工作坊。2017年,她牵头组建了“光之爱”义工队,专注于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志愿服务和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寒暑假她都会到自然恩典冬夏令营做义工。假期里,她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让孩子们在公益活动中得到锻炼,从小有感恩的心、幸福的能力、实践的经验。大境门,安家沟景区,长城都留下了梁海丽和学生们捡拾垃圾的身影;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她会带着孩子们开展义卖,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生活。“九九”公益日,她带领孩子们上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募捐。孩子们从开始时不敢开口,到最后不卑不亢,被拒绝了也会礼貌地说一声谢谢!孩子们的成长让梁海丽的内心充满幸福。

  梁海丽深知,孩子的健康成长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很多父母并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她在自学了家庭教育课程后,组织家长开展公益沙龙,将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传播出去,还自费购买《让孩子成才的秘密》送给有需要的父母。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家庭教育课堂几十期,服务家长学生近千人次。

  每到周六日,梁海丽都会到桥东区的未成年人中心,为有亲子矛盾的家庭排忧解难,倾听孩子们的困恼,为家长去迷解惑。看到不愿意上学的孩子去上学了,暴跳如雷的家长变得平和了,焦虑不安的家长眉头便舒展了,梁海丽就有了更多的动力去从事公益活动!

  孤儿院的孩子们是梁海丽和爱人长期关注的对象。2019年寒假,她联络了几名志愿者,一起为市福利院的孩子们进行寒假补课,帮助他们补习文化知识,教他们唱歌跳舞……梁海丽说,虽然身体很累,但是一到福利院门口,孩子们就隔着大门喊:“海丽老师来了,海丽老师来了!”她的内心就一阵温暖。爱人杨坤每逢节假日都会到屈家庄的孤儿院送米送面,送生活用品。在梁海丽夫妻俩的影响带动下,夫妻俩的很多朋友和同事也先后加入到爱心公益活动中。

  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梁海丽和爱人积极传承着父辈们的敦厚家风家训,建设着一个幸福小家庭,同时尽己所能地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当中,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把更多的和谐能量传递出去,通过回馈社会提升了家庭幸福感。

   

责任编辑:au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