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过“端午”

2021-06-15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现场:吃粽子享祖孙亲情

  在桥东区姚家庄镇西榆林村,作为一个四世同堂家庭的“主心骨”,郭占芳和往年一样已经驾轻就熟地张罗起来。将粽叶一个个沓好,卷成圆锥状,再抓一把糯米放进去,用两颗小枣点缀其中,然后压紧、按平,折起粽叶把口盖住,用棉线扎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如此往复,在郭占芳的一双巧手下,几十个粽子依次码放在了竹篾里。

  包粽子是技术活,煮粽子也体现着功夫。拿捏不准,往往煮出的粽子或夹生,或粘锅。郭占芳依照经验,把粽子放入锅里码实后加水,水量以刚刚没过粽子为宜,再用重物压好,以免粽子在沸水中移动。上灶台蒸煮时,她特意要先用猛火把水烧开,再用小火进行慢煮。

  三四个小时过后,甜香扑鼻、黏软可口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此时,郭占芳总要先让公婆品尝,再剥开粽叶,喂给孙女、孙子吃。

                         记忆:只有一盘凉糕的端午

  如今生活富裕了,但让郭占芳始终难忘的却是15岁那年的端午节。

  过去由于贫穷,粽叶、糯米都成了稀罕物。于是每逢端午,村里人便就地取材,用黄米、大米来制作凉糕打打牙祭。黄米、大米要事先浸泡好后才分别下锅煮,八成熟时就要捞出来,然后在笼屉上铺一层屉布,先放一层黄米,散上些许红枣,再放一层大米,将盛有水的盆压在上面后,上锅蒸半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

  那年端午,父母做好一托盘凉糕后就下地干活去了。放学后,郭占芳和同学回到了家中。平日饭菜寡淡的他们看到这样的美味哪能抵挡得住,于是从柜里翻出白糖便蘸着吃起来。一番狼吞虎咽后,郭占芳却傻了眼,因为凉糕已被吃得精光。傍晚,父母回来后,少不经事的她本以为将面对一顿训斥,然而母亲看到后却怔在了那里,然后缓缓地摸着她的头,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转……那年,父母没有吃上凉糕,如今想来郭占芳还满是愧疚。

                           感受:日子像粽子一样甜

  郭占芳家步行到公婆家仅需要几分钟,儿子、儿媳又常年与老人相伴,因此公婆便不让郭占芳独自开火,总让她来家吃现成饭。虽然离今年端午还有几天,但婆婆几天前就开始了大采购,准备炖骨头、红烧带鱼、卤柴鸡等拿手菜。为了尝鲜,儿子刘国辉则从海鲜市场买来小龙虾、花蛤、鲍鱼等,并要亲自下厨让长辈们尝试下异域美食。

  看着一家人为这顿端午宴忙前忙后的样子,此时的郭占芳感触更多的不是味觉上的满足,而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

  1992年,郭占芳与丈夫喜结连理。随后夫妻俩向亲朋好友借钱盖了房。那时,七八月一家人才能吃上地里栽种的现菜。其余的月份只能吃“缸里菜”,也就是白菜、辣椒、芥菜等各种腌菜。为尽快还账,即便5块钱一斤的猪肉,郭占芳也舍不得买。

  2000年后,郭占芳的丈夫学会了修锅炉的手艺,农闲时便外出打工补贴家用。2007年,郭占芳当上了村干事,每月有了固定收入,日子越过越舒心。

  又到一年端午时。此时,郭占芳在孝敬公婆的同时,也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快乐。因经历过曾经的苦,如今的她总觉得,日子天天过得都跟吃粽子一样甜。

责任编辑:sunjixiao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