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为了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中秋节前夕,大海陀中心小学开展了“情满海陀,喜迎中秋”主题文化活动,目的在于深度挖掘蕴涵在中秋节中的教育意义,使学生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真对待传统节日、由衷喜爱传统节日,传承节日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学校按及时召开班主任会议,布置本次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并利用班晨会课、黑板报、广播台对学生进行有关中秋的来历、民间风俗、经典诗词以及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改革开放43多年来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启发全体学生知国情,爱祖国、爱家乡。
与此同时,低年级由班主任或家长搜集有关中秋的童谣,中高年级搜集有关中秋的诗文。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唱童谣,吟诗咏句,通过诗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另外,学校让学生阅读赏析、积累诵读与中秋有关的诗文,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了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中秋节前后,各班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开展了“情满海陀,喜迎中秋”主题班会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节日的氛围,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表达了浓浓的爱国思乡情怀,也使同学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1-3年级以绘画为主,4-6年级以手抄报为主。活动中孩子们精心设计,用自己独到的见解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中秋节。绘图过程中,孩子们小组间团结合作,利用周围图书资源搜集有关中秋节传统文化知识,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中秋节的由来、风俗习惯、灯谜等传统文化。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知道了农历八月十五这一传统佳节的风俗,让全体师生在度过中秋民族传统节日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魅力,给他们以不一样的文化感受,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了解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广大师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促进学生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