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人365> 正文

"好工匠"徐立平:29载雕刻火药为国铸"剑" 助推中华民族航天梦

2016-08-22 来源:张家口文明网

  

QQ截图20160822155819.jpg

  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的徐立平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从事着极度危险的航天固体动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要知道,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危及生命。29年以来,徐立平凭着精湛的技艺和过人的胆识,多次带领团队出色地完成大型攻坚克难任务,被誉为“大国工匠”。他说:“再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每当看到飞船上天、火箭上天,心中的自豪感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2016年3月,徐立平荣登“中国好人榜”。

  

W020160722524092656471.jpg

  1.在火药上动刀 行走在危险边缘

  徐立平的家庭是一个航天之家,全家11口人除了3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外,都是航天人。1987年参加工作时,徐立平在母亲温荣书的建议下,选择了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发动机药面整形车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

  固体燃料发动机是导弹装备的心脏,在上千道制造工序中,发动机固体燃料微整形极为关键。火药整形在全世界也一直是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这个极度危险的工作,全中国只有不到20个人可以胜任。母亲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但她却说:“我刚工作的时候有同事整个手指都烧掉了,还是愿意到最危险的岗位上去,我想他们年轻人也是一样的。”

  从此,徐立平开始了自己近30年发动机药面整形的工作生涯。

  工作后第二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出现问题,必须剥开填筑好的火药,工作难度和危险度非常大。徐立平凭着精湛的技艺和胆量加入突击队,“可以说那是我们厂有史以来头一次钻到火药堆里去挖药。”徐立平介绍。在装满火药、仅留一名操作人员半躺半跪在发动机壳体里,用木铲、铜铲非常小心地一点点挖药,每次只能挖四五克,高度紧张和缺氧使人每次最多只能工作十几分钟。“在里面除了铲药的沙沙声,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徐立平回忆。就这样,如同蚂蚁啃骨头一般,两个多月,挖出300多公斤推进剂,而在攻坚期间,队员中有生病的、有药物反映的、有舍弃家庭甚至孩子的,但没有一人退却。

  作为最年轻的突击队员,徐立平当时觉得他能做的就是每次进去操作时多干一点,自己多干五六分钟,师傅们就能稍微多缓口气儿。也就是那次攻坚战下来,他的双腿疼得几乎无法行走,医院也没能给出确切的病因说明和治疗方法。“当时完全走不了路,上个厕所都要有两个男同志帮扶着。”徐立平永远也忘不了当时的痛楚。“没办法,母亲把我接回家来强迫我自己走路。上厕所都得自己扶着门框,一步一步地自己去上。”所幸,在大强度的物理训练下,他的双腿逐渐恢复了过来。在这场较量中,他们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挖药突击队成员也因此获得四院授予的三等功一次。

  

W020160722524092686327.jpg

  2.遇难题、寻答案 看儿子削苹果发明“立平刀”

  几年前,7416厂某型号投入批生产,任务紧、数量多,给班组整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即便我们一整天几乎不挪窝地干,腰酸背疼不说,一个人最多才干出来三发产品。”徐立平说道。紧接着,一发发地搬抬、称量全部都是人工完成,如此大批量的生产、蜗牛般的速度和繁重的搬抬工作给班组带来极大压力,整形工序也一度成为该型号生产流程的严重瓶颈。

  “加班加点不断,仍然是进度缓慢,看到大家疲惫的样子,作为班组长的我既心疼又心焦。”他说。

  “怎么办?还有什么方法?应该怎么改进呢?这样的问题在脑子里不停地盘旋着。”一天晚上,看到儿子在用削皮机削苹果,看着他缓慢地转动着削皮机把手,突然,他眼前一亮,似乎找到了苦苦找寻的答案,或者说感受到了牛顿被苹果砸中脑袋的那种灵光乍现。

  徐立平立刻带领大家开始设计、加工,经过反复实验、反复修改,第一个半自动化的整形专用刀具诞生了,同时他们还针对该批型号产品特点,配套设计加工了一个称量整形平台,这样,不用来回搬抬、不用挪动,称量、整形、校准工作一气呵成,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大家的劳动强度降下来了,更重要的是在大批量生产工作中,它的操作安全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厂党委将这个刀具以徐立平的名字命名为“立平刀”。

  

W020160722524092686327.jpg

  3.填补国内空白 守护共和国“利剑”

  在人机面对面操作的工作条件下,徐立平以高超的技能赢得了一个个荣誉和奖项。然而,他一直关心的仍是这个岗位技术平台的脱胎换骨和安全环境的全面升级。

  工厂也一直在努力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数控技术,目的是控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和人机“面对面”操作的危险系数。为此,工厂引进了国内最大的立式整形机,然而,要将如此先进的技术应用于药面整形,并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单是熟悉和使用过程已经远比想象之中艰难得多。

  徐立平从设备安装之初便参与其中,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改装吸屑装置、加装连锁装置等20余项改造建议,并编写了整形机整形程序,使设备性能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

  设备验收之后,他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整形机操作控制知识,承担了最核心的整形程序编制任务,白天蹲在整形机边反复琢磨,晚上通宵达旦地计算各项参数。经过不懈努力,徐立平逐步摸索出适用于各种燃速推进剂的整形参数,并针对特殊型面设计了专用整形刀具,在他引领下实现的数控整形机在推进剂药面整形工序的成功应用,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工作中,他不断总结,编写了十余种工艺规程和标准,确保了规范操作。

  现在的徐立平,除了把工作安全细致地干好,更操心的是如何让更多青年人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他把业余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编写培训教材、整理个人掌握的绝技绝招、组织技术攻关……就像永动机一样运转不休。由他培养的七名徒弟,两人已分别担任重点班组副组长,两人成为国家级技师,其他人也都成为生产骨干。徒弟李鹏在获得航天科技集团“最美一线青年员工”时感叹道:“能够成为徐立平的徒弟真的很幸运,他的言传身教不仅让我快速进入岗位,更让我的成长比同龄人更快。”

  29年来,徐立平一直行走在危险边缘,甘于奉献和寂寞。有人问徐立平图什么,他说:“我是一个党员,再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每当看到飞船上天、火箭上天,心中的自豪感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所以觉得值。”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电视屏幕前观看“九三阅兵”时却激动得落了泪,因为这些守护着共和国的“利剑”上,凝结着他作为一名普通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正是有了徐立平这些航天人的坚守和奉献,才助推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强国梦才能一步步走向现实。

责任编辑:zpy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