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人365> 正文

薛军:银针有性 医者仁心

2017-07-12 来源:

  

5e3b013d784efcf3efdd707ac4a347c5.jpg

  

ddd22e850ce86298df781042436c012c.jpg

  医学有中医和西医之分。中医来自传统医学,草药、针灸、拔罐……这些传统方法传承了数千年;西医源于现代医学,化学制剂疗效迅速,仪器检查方便快捷,手术治疗能够克除重症。

  “中医和西医各有千秋,对患者来说,无论中西,能把病治好,就是最终的标准。 ”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康复科针灸推拿组主管技师薛军的话一语中的。在从医三十三年时间里,薛军运用针灸、埋线、拔罐、 小针刀等传统的中医手法,为很多久治不愈的慢性病患者祛除了病痛, 得到了患者的信任和认可,为中医独特技法的传承尽了一份心力。

  手法独特,赢得口碑  

       6月9日上午8点30分,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内科楼地下一层康复科针灸推拿科诊室外,操着不同方言的10多名患者正在候诊。颈椎病、腰椎疼、膝盖不舒服……很多患者的慢性病久治不愈。他们此行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薛军做中医康复治疗。

  不开刀、创口小、费用低、疗效好, 患者的口口相传吸引了北京、天津、 山西等地的患者前来就诊。薛军说, 患者中有枕大神经疼、面神经麻痹后遗症、坐骨神经疼等疾病, 一年诊治的疾病量达到400500例。

  在康复科针灸治疗室,一位长期腰椎疼痛的中年妇女伏在病床上, 只见薛军将皮肤擦拭消毒,从针灸工具盒中拿出一根埋线针,选定穴位后,将羊肠线埋在皮下组织的肌层内,然后在针孔处覆盖好创可贴。

  “好了。 ”不过几分钟,治疗完成,细微的创口,娴熟的手法,让经过中西医各种治疗的患者钦佩中半信半疑。

  “埋线是一种独特的中医技法,大家熟知的针灸是用针对穴位进行短暂刺激达到治疗效果,而埋线是在穴位上埋下一根线,对穴位长期刺激, 对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 薛军解释。

  薛军说,埋线的治疗方法由来已久, 而 “埋线针” 是由他的恩师———北京军区军医学院陆健教授发明的,“在埋线针没有发明之前, 需要在穴位上划出一个切口,再往里埋线,患者疼痛,操作也不方便。”在军医学院,对针灸埋线治疗,薛军学习了3年。

  立志从医,军校学技  

        说起从医的初衷,薛军的心中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将军庙乡罗家沟村偏远贫穷,1961年,薛军出生在这里。童年的时光欢乐而短暂,8岁时,母亲腹中的胎儿即将降生。 可是,当母亲艰难地产出胎儿时,产后大出血的危急状况把接生婆吓了一跳。

  “快去叫大夫,要不大人活不了!”催促的声音从窑洞中传出,守候的父亲立即委托亲戚到乡里去请大夫,一旁嬉戏的薛军还不知道这一喊声究竟意味着什么。

  两个小时过去了, 亲戚回来了,大夫却没请来,母亲早已撒手人寰, 一旁哭泣的薛军不知所措。“妈妈过早的离世, 就是因为村里医疗条件差,没有像样的医生。”薛军感慨道。 自那之后,从医的种子在薛军心中埋下。

  1971年,天津医学院的一名老教授被下放到罗家沟村劳动改造,薛军第一次有了接触医学的机会。趁着上学的间隙,薛军开始向老教授学习,老中医也手把手教他针灸的手艺。

  1976年, 老教授回校之后,年仅15岁的薛军已经能够独立扎针了。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的毛病就会找薛军给瞧瞧,他也在村里及周边小有名气。

  生命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巧合。1979年12月份,18岁的薛军应征入伍, 来到山西省吕梁市的山区,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步兵。

  “那时候,部队基层的医疗条件也不好,战士们有些症状不明显的疾病,卫生员也挺犯难。”有时战士生了病看不好,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医生,薛军便自告奋勇地提出让自己通过中医针灸的方式来试试。

  在战友们怀疑的眼神中,薛军一次次为生病的他们解除了病痛,这一切被领导看在眼里,一个机会悄悄的降临。

  1981年,北京军区军医学院向基层连队招收学员,有中医特长的薛军上了推荐名单。9月份入学时,薛军学习的是护理专业。刚入学不到一个月,薛军就被中医系的教授陆健选拔学习针灸埋线治疗。

  默默耕耘,传承技艺  

       1984年,薛军被分配到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 之后的十几年间,由于主修的专业是护理,他先后在医院五官科、呼吸科、骨科从事护理工作;从1999年开始,薛军凭借中医特长正式进入康复科,从事中医康复治疗。 2000年,薛军又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小针刀治疗。

  在薛军从医路上耕耘的30多年时间里, 中西医之争从未停止过, 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 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 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对此, 薛军也有自己的感悟。 “中医讲求治疗慢性病, 西医治疗急性病, 各有各的优势, 各有各的擅长, 并非谁能代替谁。” 薛军举了个例子, 像癌症等疾病就必须用西医的疗法进行治疗, 而中医药物治疗就束手无策; 而像颈椎和腰椎的慢性疼痛, 西医的效果就没有中医的疗法明显。

  “输尿管结石,用拔罐扩张方法治疗, 结石通过尿道就可以排出,在特定穴位、特定部位拔罐,12次就有很好效果;而胆结石,就必须用西医手术的方法根治。这是差别。 ”

  近几年, 薛军接诊的患者中,年轻的颈椎病患者多了起来。这和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的普及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患者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没有效果后,慕名来找薛军做治疗。

  “上班族每天长时间俯视看电脑,‘低头族’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都会导致颈椎的骨骼钙化黏连,从而压迫神经和血管产生疼痛,很多患者采用牵引、按摩,远期效果比较差,治疗2-3年都没有什么好的效果。”薛军说,曾经有一名医院的女护士,每天玩手机达到了4个小时以上,3年时间治疗了6次,虽然治疗效果很好, 可是玩手机成瘾,经常反弹。

  中医的针灸、埋线、推拿、按摩是一个技术活,培养一名中医康复医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用10-20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来。 在工作中,薛军有意识地让针灸推拿组的6名医生学习技艺。 “中医的传承光靠几名老中医的带动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各方各面的支持,不断挖掘、扶持、培训人才,为人才的成长创造合适的土壤,这样才能让传统医术传承和发扬光大。 ”薛军说。

责任编辑:gong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