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下过雪的涿鹿县保岱镇甘庄村,气温骤降。 听说村民董红英昨晚刚从北京看病回来,一大早,杨长军便跑到董红英家中,看她家还有哪些需要村里帮忙解决的问题。 作为甘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里的人和事儿都让杨长军牵肠挂肚。 2012年,当时的甘庄村是涿鹿县出了名的落后村,道路坑洼、污水横流,村民人均收入更是低得可怜。有村民动员当时在外经商且小有成就的杨长军回村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杨长军答应了。 “我从小在村里长大,就应该为村里做点实事,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带着这样的初衷,杨长军回到甘庄村。 很快,杨长军如愿当选为甘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民们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 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找到制约的原因。 第一步,杨长军提出制定规范村级各项工作制度,实行村务公开。各项账务往来明细表,张榜公布,让甘庄村的每一分钱都亮在桌面上。很快,规章制度的建立理顺了干群关系,新的“两委”班子能扛起事了,大家争着抢着干事。 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民居改造、道路硬化、改厕、栽植绿化、配置垃圾车、建设街心公园等在甘庄村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今,修葺一新的街道连接家家户户,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健身广场的健身器材一应俱全,甘庄村真的变样了。 在全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提升的同时,杨长军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快全村主导产业和村民增收致富上来。 “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和外出务工,村内仅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并没有形成规模。”杨长军说,如何让缺乏技术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那段时间,杨长军走家串户,召集村干部协商,最终确定了“以果品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建设为主导,坚持实施项目带动”的经济发展思路,并建成了百亩果品基地、40亩养殖基地、70亩春秋棚和食用菌大棚基地,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在他的帮助下,村里还办起了蔬菜种植合作社,成立了蔬菜协会。为了帮助村民找销路,他和村干部跑遍了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与经销商签订了长期订单,使村民的蔬菜销路有了保障,全村蔬菜种植比例逐年提升。同时,他还吸引了本村青年王桂龙回村创办了“东胜壁纸厂”,解决了100多位村民的就业,每人年收入1.8万元。 就这样,杨长军用一点一滴的付出赢得了村民的认可,而村“两委”班子则成了甘庄村村民的“主心骨”。 村子由脏变美,村民由穷变富,而杨长军的“兴村之路”并不止于此。 在杨长军看来,村子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首要任务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对于甘庄村以后的发展,杨长军又有了新的规划,发展土地流转,将村里的土地流转出去,增加村民的收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民还要再奋蹄。”杨长军说,脱贫只是甘庄村蝶变的第一步,带领全村村民过上好日子,才是他最大心愿。 杨长军(左)在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郭颖晖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