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d morning,everybody!”早上一睁眼,张宪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在每个“冬奥英语”公益课堂的微信群里,向学员们用英语打招呼。 张宪云是经开区“冬奥英语”志愿者的发起人,现在已经在4个社区开办了 “冬奥英语”公益课堂。 每堂课后,张宪云都要做好下一节课志愿者老师的调配工作,并要给学员发布课下作业。 忙忙碌碌的生活让她倍感充实,在她看来,能做一些自己喜欢又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特别有意义的。 张宪云今年60岁,退休已经近10年。 说起她组织的“冬奥英语”公益课堂,就不得不说她组织的广场舞队。 退休前,她在邮政部门工作,每天都忙忙碌碌。 退休后,一下子成了“闲人”,每天睁眼看电视闭眼就睡觉,这样的生活让张宪云很不适应。 此时,恰逢张宪云刚刚乔迁新居,陌生的环境让张宪云感到很寂寞。 张宪云就想着为自己找些事干。于是,她拉着老伴每天从经开区坐车到人民公园去学跳交谊舞。 后来,张宪云和老伴又喜欢上了广场舞,她就和老伴商量,两个人跳舞不如组织大家一起锻炼身体。 说做就做,张宪云购买了音响,每天和老伴用三轮车拉着音响到家附近的广场上,音乐一响起,每天都有居民加入到她的队伍中,一来二去,张宪云的广场舞队也小有名气了。 后来,这支舞队还得到了南站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专门为他们提供了练舞的场地。 组织广场舞队7年时间, 张宪云带领着队伍到处义务演出,参加了不少各种各样的活动,还为冬奥歌曲《冬奥来了》编了舞。 也正是因为广场舞队参加的一次活动,让她有机会接触到了英语,进而才有了今天的“冬奥英语”志愿者队伍。 2014年, 在我市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时,她参加了“冬奥来了”节目的英语培训,并作为嘉宾参与了申奥之星英语选拔大赛节目。 在这个大赛中,她认识了老年义工团的发起人之一的侯宝存老师。 时年70岁的侯宝存老师,是一位热心肠,组织了一个老年义工团,在桥东区免费教老年人学英语,张宪云受邀去学习英语。 连张宪云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年纪了,还喜欢上了英语”。每天,组织完广场舞队的活动后,张宪云坚持从经开区骑车去桥东区学习英语。 一天,张宪云学完英语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街边多了很多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她就想以后每个居民都可能会成为 “红马甲”, 每个人都可以为冬奥服务。如果在经开区也办起这样的“冬奥英语”学习班,让更多的居民像自己一样有机会学习英语,那应该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想到此,张宪云便张罗起她的“冬奥英语”公益课堂。 “我一点儿英语基础都没有,可是经过培训,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心里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张宪云说,她相信其他的老人也一定有喜欢英语的, 可以学好英语的。带着这份信念,张宪云先来到南站街道办事处新车站社区,她将自己的想法和社区书记一说,立即得到了社区书记的同意和支持。 社区书记帮助张宪云一起向居民发放宣传单,并提供了学习的教室。 没想到,英语课堂受到很多居民的喜欢,开课第一天,就吸引了辖区的30多名居民。 当时,没有英语老师,张宪云就把侯宝存老师请来,为学员们讲授英语。 第一个社区“冬奥英语”公益课堂就这样开课了。 张宪云说,“英语课开起来,就要坚持下去,哪怕只有一个学员来学习,课也不能停。 ”正是因为张宪云的这种认真劲,不少有英语基础的居民自愿报名,加入这个公益团体,免费为居民上课。如今张宪云的“冬奥英语”志愿者队已经有7名专业的英语老师,他们都和张宪云一样愿意为冬奥做些自己的贡献。 如今,张宪云的“冬奥英语”公益课堂,已经在4个社区开课。最近, 在清河湾社区英语课堂也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辖区的居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特别高, 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报名参加培训,这也让张宪云感到特别开心。 人说,活到老学到老。张宪云虽然每天都奔波于各个社区的英语课堂, 但每天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跟着电视节目学习英语,也在微信群里坚持用英语对话, 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张宪云说,能做一些自己喜欢又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既充实了自己,又帮助了别人,她觉得特别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