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人365> 正文

公益路上的守护——记“桥东好人”张怀贵

2018-04-26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公益路上的守护

  ——记“桥东好人”张怀贵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王宸胤通讯员朱国君蔡冰江

  “来,大家笑一笑,我给你们照个全家福。”

  随着清脆的按动快门声,张家口桥东区姚家庄镇南庄村戴军和盲人岳父、失明妻子及女儿拍全家福的梦想实现了。过几天,为他们免费拍照的张怀贵还会把冲洗好、塑封过的照片送到戴军家,全程不要一分钱。

  张怀贵,这位姚家庄镇东榆林村的“农民摄影师”,20多年坚守在公益路上,尽管自己生活极尽简素,但救助村里及附近村的孤寡老人、残障家庭、贫困户和留守儿童,他从不吝啬。从2014年开始,张怀贵加入到央视《等着我》栏目的爱心团队中,成为一名爱心志愿者。

  “我不知道自己这些年捐了多少钱,10万块钱应该有了。没算过,也没想过要算。自己有能力就帮别人一把,心里踏实。”张怀贵的话和他的人一样,朴实真诚。

  滴水恩没齿难忘

  “你找张怀贵?他家就在前面那个巷子进去,有个写着拍照摄影牌子的就是他家。他可忙了,天天到处跑,从我们村到宣化,东望山、西望山、大仓盖、小仓盖、常峪口所有的村,没有他没去过的,也是名人哩!”一位村民对记者说。

  “别说我们村,连附近村里的残疾人、困难户都认识他,没事就给人家捐点钱啥的,照相、洗照片更是从来不要钱,真是好人!”另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七拐八绕,终于找到了张怀贵家。三间平房的普通小院面积着实不大,其中一间的墙上挂着可以替换的背景布,布的前面放着一把椅子,旁边的桌子上,一台电脑、一些数据线、一个相机、几个镜头,这难道就是名震十里八村的照相馆?

  “在农村,谁家需要照相一般都是我去上门服务,现在手机照相这么方便,我主要是拍摄婚礼了。”张怀贵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张怀贵今年56岁,但是摆弄相机已经30多年了。这些年,从农闲时为乡亲们拍摄生活照,到专职在村里拍摄证件照、婚礼照和进行婚礼摄像,张怀贵的生活忙碌充实,小收入在村里也是不错的,可是直到今天,他依然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抽着自己卷的烟丝,连家里的新房也是去年才盖好的。

  “我这人,给自己花钱不舍得,但是看见别人有困难,不帮一把,我这心里就过不去。好多人都问我为什么,我觉得就是小时候邻居马大婶的那5块钱改变了我的一生。”张怀贵说。

  张怀贵自幼家庭贫寒,父母是老实巴交的村民,家中兄妹7人,他排行老五。7岁时一天夜里,张怀贵出麻疹,高烧不退,家人急得团团转,想去医院,可真的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一家人整整一夜没合眼。天亮后,隔壁马大婶知道这事立刻给了5块钱。就是这5块钱,救了张怀贵的命,也让他铭记一生。

  1982年,张怀贵报名当兵。从小跟着姥爷和两个哥哥学照相的他背着一个120照相机离开家乡。4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每月把自己仅有的10元钱津贴费拿出一半,购买胶卷和简单的洗相设备,为干部战士免费照相、洗相,被部队树为“学雷锋标兵”,被称为军营义务照相师。

  1986年,张怀贵退伍回到了东榆林村。此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温暖了乡村的角角落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下人的婚礼也开始讲究起来,从用马车迎娶新亲变成了用拖拉机和面包车,后来婚庆车队也渐渐走进了农村。

  1990年春天,张怀贵看准了农村婚纱摄影这一潜在的商机,充分利用自己会照相这门手艺,用复员费和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2000元钱,在村里开起了首家“婚纱摄影工作室”。

  为了给周边十里八村的乡亲拍照,张怀贵用300元钱买了一辆旧摩托车。从此,他肩上扛着一台摄像机,脖子上挂着一个照相机,手里提着个三脚架,穿梭于乡村的大街小巷。

  为了掌握过硬的照相和摄像技术,他拜师学习摄影技术、摄像技术,技术一天比一天好,上门预约的人应接不暇。一年下来,张怀贵细细一算,足足挣了8000多元。“我觉得自己终于有能力报答当年的恩人了,但是马大婶一家早就搬走了。”

  “大婶儿,要不是当年您那5块钱救了我的命,我也不会有今天,这500块钱您说啥也得收下,这是我和全家人的一点心意。”1991年元旦这天,张怀贵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居住在阳高县一个小山村里的马大婶家,进门后就掏出了500块钱对马大婶感激地说。

  “孩子,你的这份心意,大婶领了,钱你快拿回去,往后好好照相,多帮一帮生活过不来的人。”马大婶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张怀贵的心灵,让他越发感到了人与人之间善良淳朴的情感,“像马大婶那样去帮助更多的人”成为他新的使命。

  公益路步履弥坚

  1992年开春后,正是当地农民播种玉米的大忙季节,东榆林村年近70岁的老孙下地干活时不慎崴了脚,脚脖子肿得碗口粗。他的儿子、儿媳都到石家庄打工去了,他躺在炕上、急在心里,嘴里不停地念叨:“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呀,春天种子下不了垄,秋天可收啥呀?”

  正当老人心急如焚的时候,孙子跑回来进院就喊:“爷爷、爷爷,咱们家的地,照相的那个张伯伯替咱种上了。”闻听此言,老孙又惊又喜,心里无限感激。

  1993年,张怀贵到姚家庄镇里办事,刚进楼道,就看见在值班室门口围了一堆人,他凑上前去一看,原来是大家在自发地为职工贾先生捐款,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贾先生的父母亲因患脑梗都住进了医院,家庭一时无力承担。张怀贵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数了数仅有98块钱,他随即跟旁人又借了2块,凑了个整数,将100块钱塞进了捐款箱,头也没回地离开了。

  2001年,姚家庄村老程的孩子因病住院,张怀贵得知情况后,将200元现金和一篮子鸡蛋送给了他。

  2004年,南庄村小刘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他在去南庄照相的路上,看到村委会门口正在组织捐款,他问明情况后,把身上所带的260元钱全部捐了出来。

  2016年,同村的兰师傅因车祸致残,张怀贵知道后,马上去家里看望他,留下了500元钱。此后,只要有时间,张怀贵都会去兰家看看,有时帮把手、干点活儿,顺便留下200元或300元不等,兰师傅一家感动得拉着他的手不放,他总是笑一笑,又忙着给别人照相去了。

  因为工作性质,20多年来,他走遍了从姚家庄到宣化观桥之间的几十个村子,一流的照相技术在村民间有口皆碑,主动为各村孤寡老人、困难户和残疾家庭送去温暖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心使者”。他把感恩化作回报社会的力量源泉,在公益路上一坚持就是20多年,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撒爱心天南地北

  “甘肃的乐乐,从小因为车祸失去了双腿,很可怜,但孩子非常坚强,非常乐观,我看一次哭一次,能帮孩子一点是一点。”在张怀贵的家中,有一张他自己刻录的央视《等着我》光盘,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他经常被栏目中的人感动。

  从2014年开始,张怀贵加入到央视《等着我》栏目的爱心团队中,成了一名爱心志愿者。通过《等着我》栏目,2014年5月,张怀贵向黑龙江牧场的李女士捐款1000元;向沈阳的藏先生捐款1000元。

  2015年,在张怀贵的影响下,两个儿子接过爱的接力棒,与他一起加入到央视《等着我》栏目的爱心团队中,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目前小布特和“乐乐”已经成为张怀贵一家持续救助的对象。张怀贵表示,“小布特有严重的脑积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不在了,到时候我会继续救助他年迈的奶奶。”

  张怀贵嗜烟如命,可他连一盒卷烟都不舍得买,还买烟丝卷着抽;张怀贵酷爱摄影,家里的陈设还停留在三十年前,除了购置相机、镜头,能省出来的钱都捐给了别人。爱,没有大小之分。这个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帮助他人的人,在任何时代都闪着光芒。

责任编辑:sunjixiao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