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人365> 正文

12月“中国好人榜”发布 我省魏爱民等5人荣登榜单

2019-01-14 来源:河北文明网

  中央文明办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12月“中国好人榜”。经广大网友点赞评议,108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其中,我省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他们分别是: 

  企业经理诚信经营 宁亏本也要保证客户订单的杨景华。 

  “爱民警官”扎根深山18载的魏爱民。 

  电力职工20年行程15万公里抢修3万次的赵庆祥。 

  书店经理创新管理推动全民阅读的王晓辉。

  辞工返乡照顾瘫痪弟弟38载的高泽军。 

  跟着文明君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杨景华,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航空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 先后荣获泊头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沧州能人”、 沧州市“十大创新人物”“十大双创先锋”,河北省科技创新“双百人才”、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现任河北中泊防爆工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学习激励机制,打造坚强有力的诚信团队

  为充分发挥集团公司的群体优势,保障各项经营和诚信目标的如期实现,他主持制定了《公司章程》,成立了董事会,实行以董事长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建立健全各项部门组织和管理规章制度。每年都会对员工开展培训与考核,激励、引导所有员工努力钻研技术,开拓自己、发展自己;实行了基础工资加绩效工资的薪金报酬,而且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在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同时,免费为职工提供公寓式住房,营造了一种深厚的企业文化和“学、比、赶、帮、超”的积极氛围,有力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打造出了坚强有力的诚信团队。

  二、强化质量品牌管理,注重诚信经营,树立起良好的诚信企业形象

  在杨景华带领下,公司一直秉承以德优先、以诚为本、以信为生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他始终秉承公司及职工坚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每一个订单的服务理念。2018年7月,公司接了中石化某公司价值23万元防爆工具的单子,生产期限只有12天。时间紧,任务重。在这紧迫的情况下,他带领各级领导和员工一起挑灯夜战,争分夺秒、按质按量的完成了客户的产品。2017年5月,由于公司业务员的疏忽大意,各类防爆工具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与客户签订了合同,公司损失15万元。负责订单的业务人员建议与购买方终止此合同。杨景华认为企业的诚信远比这批货物贵的多,最终货物按时、按质、按量的交到了客户的手中。2018年3月与客户签订合同后,原材料价格突然上升,导致卖出的产品不仅不挣钱,甚至还会赔钱。很多企业遇到这种情况会采取重新定价,重新与客户签定合同的办法。而杨景华始终坚守承诺,坚持诚信,按时、按量、按质的把货物交到客户手中。

  正是他始终坚持宁可公司损失,也要信守承诺、信守合同的经营理念,树立起中泊防爆诚实守信的产品形象、企业形象。连年被全国工商联授予“诚信制造商”荣誉称号,被《商品与质量》消费市场调查中心确认为“全国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无投诉用户满意品牌”。“ 桥防”牌防爆工具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并通过军工保密资格认证,被五金制品协会评为中国工具十强企业、中国工具优秀企业。

  三、投身公益,回报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杨景华发展企业的宗旨,他一直追求企业与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回报社会。多年来,他除了广辟就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及为职工解决社保、医保等后顾之忧外,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每年捐资助学、扶贫、修桥、筑路等。2008年汶川地震一次就捐款20万元,2010年为玉树灾区捐款10万元;为改善新农村建设,2012年为王武镇修路捐款10万元;自2008年开始每年参加爱心助学活动,与泊头市总工会联合资助2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费用,已累计资助达15万元。同时,还广泛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文体活动,举办了“中泊杯”全市乒乓球赛,丰富职工业余生活,与市安检局联合举办了“中泊桥防杯”安全知识竞赛,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凭借独特科学的管理方法,强烈的科技开发意识,诚信创新的经营理念,杨景华带领中泊防爆已研制开发上千个系列一万多个规格的产品,覆盖了国内80%的市场,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个拥有员工420人,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下设三个子公司、一个技术中心16个科部,年产防爆工具800万件套,年产值超亿元,年利税上千万元,年出口创汇近千万美元的防爆工具专业生产厂家。公司自主开发研制的多种防爆工具填补了国家空白,并负责起草和修订了防爆工具国家标准;公司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65%以上。

  魏爱民,1963年出生,1986年4月入党,2000年结束19年军营生涯转业后来到唐县军城镇派出所,成为一名基层民警。2001年,根据辖区发展,唐县成立石门派出所,因为熟悉情况,魏爱民又成了新所的第一个民警。扎根深山,魏爱民一干就是18年。

  魏爱民始终牢记宗旨,无私奉献,甘当公仆,他怀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对当地百姓的深厚感情,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洒在了他深爱的这片土地上。

  18年来,魏爱民将辖区的每家每户、每个角落走了一遍又一遍,对辖区民情了如指掌,被称为“石门通”。很多时候所里去村里办事找人,村干部一时说不上来的地名、想不起来的人名,他都知道。辖区内9000多名村民,有一半他能叫上名字。魏爱民除了民警本职工作,还干起了急救员、维修工、调解员,赢得众多村民信赖,被称为现实中的“帮大哥”。他曾在离家60公里远的派出所,连续值守72天;他还临危不惧,从歹徒刀下救出人质……不论是老魏的同事,还是石门的乡亲们,提起老魏,全都赞不绝口,谈起老魏的感染事迹,都能说上几件。

  2014年6月,魏爱民作为扶贫队员开始驻村帮扶。2017年开始担任石门乡虎峪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他千方百计为村里谋划实施文化广场、道路维修、亮化、光伏电站等项目,为该村的脱贫出列做出重要贡献。

  因长期奋战在一线,积劳成疾,2018年10月19日早上,魏爱民突发脑干出血,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被同事发现后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目前仍在昏迷之中。

  魏爱民今年55岁,妻子没有工作,孩子大学毕业不久,他的老母亲80多岁,患半身不遂,靠家人轮流照顾。老魏曾说,他最大的心愿,是有一天能好好陪陪母亲。

  群众、同事、战友自发为老魏祈福

  魏爱民病倒的消息一出,网友纷纷留言转发为老魏鼓劲加油。当地群众及熟知他的人通过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发布或转载祈福文章表达心愿。同时,警民携手同行,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河北公安网络发言人等媒体一起转发,祈祷老魏早日康复。

  媒体争相报道

  “唐县好声音”微信公众号发布魏爱民系列事迹文章,追忆老魏感人事迹;保定日报、保定晚报、长城网等市级以上新闻媒体纷纷进行系列宣传报道。

  2014年5月,魏爱民被授予河北省“十大最美政法干警”荣誉称号;2014年10月被评为“全国爱民模范”,受到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孟建柱、郭声琨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5年1月,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模”;2015年9月3日,被邀请参加反法西斯抗战争胜利90周年国庆大阅兵观礼;2017年5月,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被省市县文明委评为“河北好人”“保定好人”、“唐县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作为优秀的基层干部、军转干部、扶贫干部,魏爱民2018年11月被评为“保定楷模·时代新人”。

  赵庆祥,男,现年53岁,汉族,中专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国网邢台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抢修一班班长、国家电网河北电力(邢台)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

  自20年前从部队转业至供电公司以来,他始终以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20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奋战一线,干在前处、走在前列,脚步踏遍邢台市大街小巷,身影遍布牛城的每一个角落,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现场,先后1000余次上门服务,近3万次供电排险,352次义务宣传,以常年的坚持、坚守、坚韧践行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员情怀书写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由于业绩突出,他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优秀队长,河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河北省电力公司优秀服务之星、十佳客户满意服务标兵,邢台市劳动模范、邢台好人等荣誉称号。其主要事迹是:

   一、不忘初心,服务客户的楷模

  20年来,赵庆祥始终不忘“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把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作为检验自己工作成效的标准,在出色完成近3万起抢修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钻研提升抢修效率的方式方法,创新应用了网格化管理、电动车到场、三班融合等抢修模式,使该公司平均抢修时间从2012年的40分钟缩短到了2017年的20分钟,下降50%;停电时间由2012年的1.5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0.8小时,下降47%。同时,针对抢修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他还坚持志愿服务、义务服务、爱心服务,多次为重病客户依靠呼吸机客户提供发电机服务,义务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用电检查、做家务等活动,并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多、老人多等特点,建立了辖区帮扶档案,连续十五年与队友帮扶16户老人、贫困户,每年义务为他们检修线路、更换破损导线,帮助整理家务,逢年过节慰问,被老人们誉为“亲儿子”,也因此获得“感动邢台”、“岗位学雷锋标兵”等殊荣。

  二、牢记使命,服务不分八小时内外

  20年来,赵庆祥始终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只要客户有所求,他就有所应,服务从来不分八小时内外。他先后几十次在工作之余遇到客户用电难题,都主动亮明身份,帮助解决,多次有客户通过广播电台、上门送锦旗等方式对他予以感谢。同时,他还凭着精湛的业务技能,义务为客户解决用电难题,尤其是在2011年,帮助邢台特种合金轧辊厂解决了该厂自备开关绝缘子击穿问题,确保该厂在规定时间完成了上百万货物的交货任务,使该厂避免了几十万的违约金。他所带领的共产党员服务队被誉为“电力110”、企业的“救命神”。20年来,8小时内外服务客户的事,他做了上千件,“没电找庆祥”已成为他所负责的辖区群众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他被客户誉为“牛城达人”、“电力及时雨”。他带领的“共产党员服务队”成了“国家电网”在邢襄大地的一张名片。

  三、冲锋在前,抗洪抢险的先锋队长

  20年来,赵庆祥不但奔走在大街小巷,处理“鸡毛蒜皮”的小故障,被称为“活地图”;还始终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作用,哪里有危难,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赵庆祥和队员们战斗的身影。尤其是2016年“7.19”特大水灾期间,赵庆祥始终冲锋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从7月19日至7月23日,他共接听各类报修、咨询电话上万个,处理高压故障计124起、低压故障696起,正杆16处,修剪线下树木480棵。嗓子近乎失声,却仍然和同志们抢着去抢修。身患严重感冒,却依然去帮助客户处理故障。6天时间,他冒雨出色完成了市区市区北围城地道桥泵站缺电、左岸春天小区配电室进水、大贤村灾后恢复等重要抢修任务,为客户挽救资产上百万,以对党、对人民无限的忠诚,以过硬的素质和技术打赢了抗洪救灾攻坚战,架起了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受到了河北省委的表彰。

  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迈。20年来,赵庆祥共完成抢修近3万次,行程15万公里,足可以绕地球3圈。他用自己的点滴付出,呵护了邢襄大地的光明;用自己的实际,回答了什么叫责任与奉献,什么叫忠诚与担当,书写了新时代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的传奇!

  王晓辉,现为河北省保定市新华书店涿州分公司总经理。参加工作27年来,她梦起“人文”, 志在“扶智”,成于深耕细作的“三破三式”。其个人荣获“涿州德信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保定市三八红旗手”、“河北织女星”、 “河北省2016年度杰出贡献奖”、“河北好人”等称号。2017年涿州分公司实现销售4800万元、利润1020万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其单位荣获保定市“十佳全民阅读基地”,河北省新华书店营销业绩突出奖,“河北最美新华书店”,河北省“十佳全民阅读推广基地”等称号,被评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的“新华书店系统先进集体”。

  1、打破思维定势,首推“开放式”开架售书先河。

  1991年,她满怀着对工作的憧憬,欣喜地走进了涿州市新华书店,成了一名图书发行员。不温不火的书店没有削弱她对美好生活的初心,年复一年的日子没有消磨她对至爱职业的激情,图书上架销售、布置卖场、理放书籍的繁忙工作之余,王晓辉突破思想定势,打破售卖惯性,在1994年力推开架售书之做法。这种新颖别致的售书模式,不仅让涿州新华书店人流攒动、络绎不绝,更是首开河北省内行业开架售书的先河。

  愈加繁忙的王晓辉,为了确保第二天优质图书呈现给读者,白天不便搬运图书,只好等到打烊后再加班。首先将库房图书搬运到门店,再进行上架、整理,以及记录图书清单等等,经常忙碌到深夜。一段时间下来,晓辉感到筋疲力尽,腰酸腿疼接踵而至,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一个读者的留言让她打起了精神。“谢谢,这里是我们的精神仓库,也是洗涤灵魂的一方净土,你们辛苦了!”忽然间她明白了自己这份工作的意义,先前的酸甜苦辣化成了一种动力,使她更加努力地工作,不管是份内份外的事她都能积极主动地去做。

  2、突破网络桎梏,走出“体验式”经营路子。

  2016年3月,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王晓辉被任命为保定市新华书店涿州分公司总经理。临危受命的欣喜还未从脸上氤氲褪去,图书经济的烦忧却从心里倏然涌起。电子科技挟裹下的网络应用以铺天盖地之势影响并冲击着纸质阅读习惯和实体书店的经营发展。王晓辉带领她的团队,以打造书香社会为己任,以全民阅读为着眼,在顺应市场浪潮中推开守正创新的创业路子,在直面网络冲击中开启“体验式”营销模式,让她的团队屡创佳绩,稳居河北行业头名,也为涿州全民阅读风尚的形成和书香社会的打造起到强大助推作用。

  在省店公司的指导下,王晓辉所在的新华书店大胆创新经营模式,打造了城市文化休闲体验书店——“涿阅轩”。 涿阅轩店是一家具有阅读氛围之美、图书品质之美、员工服务之美的品牌书店。“简约不失简单”的“复古风”外立面设计,是王晓辉的“吸睛”之笔和“涿阅轩”的点睛之作,让行人仿佛从远处就能体验到城市那份岁月静好和书店那份匠心独运,忍不住让人多看几眼,进而移步前往。阅览区,既可漫翻扉页,让读者漫步于书香;也可轻启屏幕,让读者徜徉于书海,在恬淡与静谧中体验诗与远方。休闲区,既可轻啜小饮,也可动手参与制作,让人体验到是生活中的杂陈五味和生命里的多姿多彩。互动区,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影视著名演员六小龄童、“中国诗词大会”三期擂主陈更、北大“超级演说家”刘媛媛以及涿州市知名作家、名师等,轮番在此开讲,让读者“零距离”体验到“文化大餐”和“饕餮盛宴”。 “涿阅轩”开业后,其优雅的购书环境吸引了大批读者光顾,开业第一个月,销售超过了位置最好的中心店。被媒体誉为“河北最美的县级新华书店”。从2016年至今,在世界读书日期间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全民阅读启动仪式”。 涿阅轩正慢慢成为涿州市一处靓丽的文化地标。

  3、划破固化疆界,广泛开展“量贩式”公益活动。

  王晓辉带领团队依托新华书店进行“阵地战”的同时,还坚持“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书香“进校园、进军营、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等“一站式、便携式、菜单式”公益活动,打响“最是阅读能致远,绻缱书香满城都”的主动仗。结合自身优势,在全民阅读、书香家庭评选工作中,曾经一一走访了七八个典型社区、二十几个生活小区里的近百个家庭。在市妇联“三八节”妇女大会上宣读全民阅读倡议书,希望广大妇女姐妹们做书香女人,培育良好家风。通过名家签售、新华征文、文学讲座、文化沙龙、多彩读书节、惠民书香节等系列活动,为营造“书香涿州”添砖加瓦。

  王晓辉的事迹先后在《中国报告文学》《中国妇女报》《燕赵都市报》《保定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上发表。2017年5月18日,纪念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王晓辉作为基层新华书店的代表出席会议并做典型发言,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的亲切接见。

  不求功名利与禄,但怕流年负芳华。新华书店,是王晓辉播撒文明、供给文化、共筑社会和谐的前沿阵地,也是淬炼个人品性修养,提升谋事创业能力的坚强堡垒。敬业精业,是她作为一名柔弱女子――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生动写照;守正创新,是她作为一名涿州新华书店掌门人――俯身为桥、直立为梯的鲜亮标签和独有符号。

  高泽军,男,65岁,中共党员,廊坊市固安县渠沟乡北罗垡村村民。其弟弟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动不便、长期卧床。高泽军辞掉县城的工作回村种地,38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生活难以自理的弟弟,上演了不离不弃的手足深情。先后荣获廊坊市道德模范,最美廊坊人等荣誉称号,《固安县好兄嫂精心照顾瘫痪弟弟38年》、《固安哥俩兄弟深情 哥辞工务农照顾瘫痪弟38年》等多篇稿件先后被新华社、人民网、长城网、网易、河北新闻网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刊播。

  20岁的弟弟突然病倒。高家是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7人,高泽军排行老五,高泽民比他小7岁,是家里的老小。高泽军13岁那年,父亲病逝,家中重担全部落在母亲身上,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正读小学二年级的他辍学了。

  1976年秋天,高泽民参加生产队劳动,带着一身汗跳到水里冲了个凉,然后接着打麦子,打麦机的风扇直吹他的腿。第二天一起床,高泽民感觉腿特别疼,只能用脚尖走路。家人将村医找来,说是受风寒了,开了点药。因家庭贫困,高泽民也没太在意。谁知,腿不但没有好转,渐渐恶化了。1978年秋,高泽民都迈不开步了。家人将他送到县医院,经诊断,患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骨关节粘连,年仅20岁的他彻底瘫痪在床。

  写辞职信申请回家照顾弟弟。弟弟病倒时,高泽军正在固安县鞋厂上班,是集体企业的合同工,一个月挣31块5毛钱的工资。看到活泼好动的弟弟只能躺在炕上,高泽军心里特别难受,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外地工作,照顾弟弟的担子就落在他和母亲身上。工作之余,高泽军到处求医问药,他曾带弟弟到北京治疗,但没有起到任何疗效。

  1986年,母亲岁数越来越大,照顾弟弟越来越吃力。几经考虑,高泽军瞒着妻子找人代写了辞职申请。由于他是骨干,厂领导没有答应。不久,高泽军找人代写第二封辞职申请,诚恳表示回乡是为了照顾弟弟。厂领导被感动了:“你先回去照顾你弟弟,等他病好了再回来!厂里给你照发工资。”高泽军回到家,三个月过后,他发现弟弟不可能康复了。于是,他坚定了辞职的想法。这次他没有瞒着妻子,而是请妻子代笔写辞职申请。妻子很了解丈夫,很了解这个家,通情达理的她理解丈夫的做法,帮他写下第三份辞职申请。就这样,高泽军回到家里,边种地边照顾弟弟,由旱涝保收的工人变成了一个靠天吃饭的农民。

  老母带着牵挂和欣慰离去。高泽军的家离母亲、弟弟的家不远,高泽军前后两院跑照顾弟弟,每天按时将做好的饭菜送过来,夏天帮弟弟擦洗身子,冬天帮母亲生炉子……1995年以前,高泽民还能坐轮椅,之后便卧床不起了,翻身困难,连嘴都张不开,最后只能吃些流食了。2000年,辛劳一生的老母亲因脑出血去世了。去世前,老人问高泽军:“娘死后,你弟弟可怎么办?”高泽军向老娘保证:“您放心,有我吃的就有他的。”老人是怀着无限的牵挂走的。

  母亲不在了,为了不让弟弟孤独,高泽军一度将被子搬到弟弟屋里,晚上睡在他身边,端水送药、喂饭,擦屎接尿……高泽军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早晨5时准时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弟弟的身体状况。饭做好后,他一口一口喂给弟弟吃,弟弟吃完后,自己才吃。为了防止长期卧床肌肉萎缩、生褥疮,高泽军每天都要给弟弟不断翻身、按摩。在部队当兵时落下了严重的腰肌劳损,每次给弟弟翻身,他都要一手按着炕沿,一手翻转弟弟的身体,腰伤疼得他直冒冷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邻居们都说,修下这样的哥嫂,真是高泽民天大的福气。

  照顾弟弟须臾不离。北罗垡村距离霸州岳父家不过几十里路,为了照顾弟弟,自从母亲去世后,高泽军13年没去过岳父家一趟,都是妻子自己回娘家。“他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拉尿,挠痒痒都是我帮,实在走不开。”高泽军说:“照顾弟弟他都形成条件反射了,有时睡着睡着觉,会突然警醒:弟弟怎么样了,有事没事?”高泽军大半精力放在弟弟身上,家里的事、地里的活都压在妻子身上,李秀丛没有怨言,高泽军实在分不开身,她就送饭、洗洗涮涮。有人问高泽军,照顾弟弟这些年累不累,有没有后悔?他只一句话:“兄弟之间,付出多少都是应当应分的。”

责任编辑:sunjixiao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