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国好人榜”公布!张家口孙国亮、阎会入选

2019-05-31 来源:中国文明网

  活动现场。中国文明网 赵洋 摄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记者吴文诩)中央文明办30日在北京市通州区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5月“中国好人榜”。

  经地方推荐、集中展示和网友点赞评议,共推出105位中国好人。其中,有为教育倾其所有的93岁优秀教师黄厚瑜,有匿名捐款近40载的八旬工人许惠春,有飞身救起滚落扶梯婴儿的年轻士兵王子昊,有为战友扫墓60年的九旬老兵孙玉龙,有常年驻守沙漠哨所的兵团人付永强,有自主创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耄耋老人姚崇全,有放弃城市工作回乡照顾养母的孝子钟文珠……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在平凡中创造不凡,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境界、情怀和力量。

  此次交流活动通过视频短片、访谈交流、创意快闪等方式,讲述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的感人故事。同时,活动还通过网站、直播平台进行网络直播。

1559269977281470.png

人物故事:

  孙国亮,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驻阳原县辛堡乡四十亩滩村工作队第一书记。2016年2月,他从省城来到了该村。两年来,他带领乡亲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村中建起35个蔬菜大棚和60亩明地蔬菜园区,为乡亲们精准脱贫、过上好日子找到了一条新路子。近日,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孙国亮“燕赵楷模·时代新人”荣誉称号。

  荒凉的贫困村来了第一书记

  四十亩滩村位于张家口市阳原县辛堡乡,全村132户中有63户是贫困户,在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人均不到2亩地,一年一季种玉米,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年人均收入不到两千元。

  “在孙书记来到我们村之前,村里的景象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荒凉。”在录制现场,四十亩滩村党支部书记杨兆秀说,“那会儿但凡有点劳动能力的,都跑出去打工赚钱了,白天的时候,路上几乎看不到人,守着村里那点玉米地,根本就不能维持正常生活,作为村干部的我除了种玉米之外也要打点零工才能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

  2016年2月,孙国亮来到四十亩滩村,开始了他的驻村扶贫工作。到村里的第二天,孙国亮就在村书记杨兆秀的陪同下,走访贫困户,并组织村两委、党员、村民见面会。

  “他刚来的时候,就让我打印村民的户口底册,每天我就看他翻户口底册,不到一个月,他在路上看到村民家的小孩儿就能叫出名字了。”杨兆秀说。

  两个月时间,孙国亮和村里的两委班子走遍了村里的每家每户。为了寻找好的脱贫项目,孙国亮从生活费中挤出钱,带着村干部到保定、邯郸的十一个县参观学习。经过考察,孙国亮确定了建设大棚产业、实现生态旅游规划,实现村民“土地流转得租金、大棚打工挣薪金、产业盈利分股金”的脱贫“三金”梦想。

  在四十亩滩村安了家

  孙国亮的妻子董晓娅下岗多年,前两年刚做过手术,身体很弱。2016年春节前,他们儿子考上全额奖学金留学走了,他到阳原县扶贫,家里就剩妻子一个人。

  2016年秋天,孙国亮对妻子说:“要不你也过来吧,咱俩有个照应。就是村里条件有些艰苦,怕你受不了……”

  然而,令孙国亮没有想到的是,董晓娅当时就同意了,她说:“你能受得了,我就能受得了!”然后,董晓娅锁了家门从省城石家庄来到阳原县四十亩滩村。

  从此,孙国亮多了一个帮手。

  孙国亮跟着乡亲们下地到大棚里干活,董晓娅操持着家务,她有时也到大棚里帮忙。就这样,孙国亮两口子在四十亩滩安了家。

  人生中第一次开口借钱

  目标定下了,可是大棚的建设资金却让孙国亮犯了难。一期建20个大棚,总投入得70万元,除去政府的扶贫专项资金,还有20万的缺口,可四十亩滩村是贫困村,账上一分钱没有。

  “招标公告贴出去一个多月,没一家施工企业愿意垫资干!眼瞅着赶不上最后一季种植了,我当时急得大把大把的掉头发。”孙国亮心急如焚,到处找人,四处碰壁。

  为了尽早将大棚建成,半辈子没有借过钱的孙国亮开始打电话向人借钱。

  “我是个特别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更别说张口借钱了。打第一个电话借钱之前我打了腹稿,但是电话接通之后嗓子就跟噎了棉花似的,就是发不出声来,最终结结巴巴才说出来借钱的事。”孙国亮回忆起他第一次借钱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不仅如此,为了村里的大棚建设,他还把给孩子上大学的6万块钱给拿了出来。“我当时跟我媳妇说这个事情的时候,她当时就急哭了,问我这钱拿出来孩子上学怎么办,不过抱怨归抱怨,最后她还是把钱拿出来了。”谈起这段经历,孙国亮说他到现在依然觉得愧疚,非常感谢妻子和儿子。

  努力最终换来了收获。2016年5月6日,大棚开工了!大棚建成后,孙国亮一头扎了进去,跟村民们一起在大棚里劳动。夏天的大棚,温度高达40℃,孙国亮一待就是一天,驻村扶贫两年,孙国亮瘦了四十斤。

  “9月30号,我们开园卖出了第一批菜,杨书记从菜商手里接过钱,哗哗在那儿点的时候,他招呼了一声,说这是咱们合作社第一笔钱……”谈起合作社挣到的第一笔钱,孙国亮红了眼眶。

  2017年1月25日,四十亩滩村响起了鞭炮声,成立不到一年的蔬菜合作社第一次分红。79户贫困户每户分得200元红利,还有23户贫困户共拿到土地流转金30979元,27户贫困户中的38人在合作社挣得薪金69831元。看着乡亲们个个高兴地数着钞票,孙国亮再也抑制不住,回到住处,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带着村民继续干

  2017年春节前,孙国亮所在学院党委收到四十亩滩村18名党员和村民代表的联名感谢信。信的结尾写道:“2017年,村里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很繁重,如果在此时更换第一书记有可能影响到村里工作的连续性,希望能将孙国亮这样的好书记多留一段时间,让全村百姓顺顺利利奔小康。”

  与其说是感谢信,不如说是挽留信。看着18个红手印,孙国亮决定留下来,继续扶贫工作。

  “看到挽留信的时候,我很感动,两年的相处,我们跟百姓也积累了深厚的感情,我想为村里做点什么,为百姓做点什么,这也激发了我的热情。”孙国亮说。

  再次回村的孙国亮以更大的热情谋划全村的发展大计:村里大棚蔬菜搞起来了,紧接着向无公害生产迈进;改善生活环境,全村街巷道路硬化;村民启发教育,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建立保障机制……

  2018年蔬菜丰收,大棚菜收益达70多万元,除了给村民分红、还借款之外,盈余20万元。截至2018年年底,全村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摘掉了“贫困帽”,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2600元上升到8000多元。

  “脱贫只是开始,巩固脱贫任重道远,接下来的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说起未来的规划,孙国亮充满了激情,仿佛身上有用不完的劲儿,“我们计划继续扩建蔬菜大棚至65个,柴鸡养殖、光伏电能等多产业模式同步发展,开展生态旅游,还要给四十亩滩村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1559269977153686.png

人物故事:

  阎会,男,张家口市万全区洗马林镇黄土梁村党支部书记。

  51年坚持不懈,51年不遗余力。张家口市万全区洗马林镇黄土梁村阎会祖孙三代在荒山沟里义务“接力”造林50余年,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栽种各类林木30余万株,使3000多亩荒山沟变成“绿海”,感动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植树造林行列。他们饱经风霜雨雪,用铁锹一锹一锹挖出树坑,用扁担、箩筐把土一担一担挑上山,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在古长城脚下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代造林人上山种树

  50年前,位于张家口市万全区西北部的黄土梁村荒山连片,植被少、风沙大,环境恶劣、贫困程度深制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面貌和经济面貌成了很多村民的愿望。阎会的爷爷阎忠是个地道的村里人,平时就闲不住。1968年,阎忠担任黄土梁村支书,面对贫穷落后的村子,面对3000多亩的荒山沟,在心里默默做了一个决定:上山种树,再难也要植树造林,有了好环境,才能有发展的希望。阎忠带着几个村民来到村边古长城脚下的山沟黄花洼,与荒山为伴,和种树结缘,从此在大山深处坚守了一辈子,成了第一代种树人。

  在村子里,只要说起阎忠的名字,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当年,为了防风固沙,为了荒山披绿,他带着几个村民,不顾家人反对,披星戴月奋战在造林现场,年复一年,用镢头、铁锨等简单的工具,在荒山沟挥汗播撒绿荫,种植了1000多亩的树木。当时种树没有钱,他们就靠卖点儿山杏、卖几只山羊、开荒种菜等卖来的钱买树苗。山上都是沙石地,每一个树坑都是他们用铁锹一锹一锹挖出来的,种树的土是从山脚下用扁担、箩筐一担一担挑上山的。他在山上种了一辈子的树,倾注了大量心血,可以说,山上每一棵树的成活都是阎忠他们用心种植、用汗水浇灌的结果。

  第二代造林人做好绿色接力

  阎会的父亲阎万玉自幼跟随其父阎忠到沟里种树,与林业结下不解情缘,1986年,他从年迈的父亲手里接过种树 “接力棒”,在林场盖起两间土房,带着妻子一起进山种树,成为第二代种树人,期间共种植了800多亩的树木。

  他们上山种树一待就是一个多月,山上住宿条件差,一天三顿饭只有窝头、咸菜,条件十分艰苦。阎万玉夫妇没有任何怨言,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整地、挖坑、栽种、浇灌、修剪、管护……默默干好一项项工作,手掌虽然磨出了老茧,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今的黄花洼越来越绿了,步履蹒跚的阎万玉也老了。今年83岁的阎万玉患上了小脑萎缩,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妻子也上了年纪,不能再上山种树了。老人们最大的梦想,就是世世代代种树,让家乡绿树成荫、青山长存。

  第三代造林人倾心植绿护绿

  阎会今年51岁,从小听着爷爷进山开荒种树的故事长大,十几岁开始就常赶着驴车上山给父母送菜、帮忙,有时候往返一趟需要一天时间。受到爷爷和父母的影响 ,“让荒山沟变绿荫”的信念深深刻在阎会心中, 他于1998年把老阎家的林业梦延续下来,成为第三代种树人。整地、挖坑、栽种、浇灌……搬运树苗的工具由原先的马车变为皮卡车,艰苦的工作在阎会的坚守中不断推进,他又让1200多亩荒山沟披上绿装。

  “三分植树七分管。”树木成林,管护是重中之重。为了防止火灾、盗伐,阎会经常带着相关人员驻守黄花洼林场,尤其是每年春秋季森林火灾的高发季节,他频繁进入林场,排查火灾隐患,确保林场安全,从家到林场有50多公里,进林场的路坑洼不平,一般要一个小时车程,他却20多年如一日,绿了荒山白了头。阎会说,他会带着下一代继续坚持义务造林,让家乡绿树成荫、青山长存的梦想代代相传!

  阎会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是荒山变绿林的接续奋斗者,古长城脚下最美造林人。2018年,阎会当选“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采访就要结束时,说起愿望,阎会说,成了感动河北候选人,他表示感谢社会对他们植树造林的认可,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发展生态旅游,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造福村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半个世纪的坚守,爷孙三代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视为己任,子承父志,代代相传,昔日荒山沟变成“绿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信念已成为现实。不仅如此,黄土梁村义务植树、义务护林蔚然成风,菜花沟、黑土湾沟等附近30多条荒山沟全部披绿,洗马林镇有林面积达到15.8万亩,林木绿化率达75.5%,为生态文明建设画上浓重的一笔。


责任编辑:sunjixiao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