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孙媛通讯员张伟 杨彦鑫,市消防救援支队怀来县环城西路消防救援站战斗班班长。在南京受训期间,主动请战到安徽省淮南地区抗洪一线抢险救灾28天。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钢铁硬汉。 杨彦鑫手拉舟艇在洪水中艰难前行。 “洪水凶猛无情、蚊子又大又毒……”8月16日上午,接到记者的电话,杨彦鑫开始努力地整理着抗洪救灾经历中的一些片段和镜头。 6月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我国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 7月19日,接到增援安徽一线的通知后,在南京参加全国消防救援队伍站长助理任前培训的杨彦鑫主动请缨,利索地在请战书上摁下了红手印。 20日凌晨5时30分,他所在第一分队到达安徽寿县指挥部集结点。 “水涨得厉害,堤坝很多地方都在渗水,有的地方已经松软了,溃堤一触即发,大家赶快清点装备,搬运物资。”杨彦鑫和战友们来不及休整,迅速整理装备奔赴毛集焦岗湖大堤,投入到固堤排险工作中。 安徽淮南一带突降特大暴雨,寿县、六安等地区最大降水量达到超百年一遇的洪灾险情。21日早8时,接指挥部命令,杨彦鑫又随队成立舟艇突击队,驰援六安市固镇。 到达灾区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汪洋,一眼望不到尽头。来不及多想,作为舟艇党员先锋队一组组长,杨彦鑫带领队员在指挥部安排部署下,深入巷窄水深的镇区搜救。 在一处水深近两米的居民楼前,突击队员听到二楼传来呼救声,经侦察发现,一名老人、一名青年男子和两名儿童被困家中。突击队迅速拟定救援方案,将舟艇固定好后,合力推开被湍急水流挤压的大门,给被困人员穿戴好救生衣后转移至舟艇,运送至安全地带。 当得知被困人员近两天未进食,他拿出携带的全艇唯一一只能量棒送给两名儿童,并安慰他们不要怕,孩子的父亲动情地说:“好好看看这些叔叔,记住他们的样子,是他们不顾危险救了我们……” 抗洪抢险,就是在和时间赛跑,每分每秒都弥足珍贵。杨彦鑫虽患有重度半月板损伤,但面对险情,面对被围困的群众,他将自己浸在冰凉刺骨的洪水中,最长时间连续作战10个多小时,先后多次潜入急流区域,成功搜救转移被困群众17人。 遇到浅滩时,舟艇不能机动作业,杨彦鑫和战友只能在湍急的水流中拖拽舟艇艰难前行,手被勒得生疼,手部实在没有力量的时候,他便将绳子扯在肩上,奋力向前一步步挪动,累了就在水中吃根能量棒,喝口矿泉水。 南方的蚊子又毒又大,杨彦鑫的腿上被叮咬的都是包,浸在水中又肿又胀…… 参与救援的28天里,杨彦鑫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没有辜负群众的期望,可提到家人,他却说自己亏欠了他们太多。今年,他与妻子迎来了他们的一对小天使,在妻子身边只陪伴一周后,他又归队投入到紧张的执勤备战当中。赴南京培训临行前,他告诉妻子很快就会回来,谁知培训还未结束,便又冲到了抗洪抢险一线。 “到了一线,我才把抗洪抢险的事情告诉爱人,每天我们都会通电话、报平安,看看两个小宝宝,她也在微信上给我鼓励打气。”说到这里,杨彦鑫既觉得幸福,又觉得愧疚,他告诉记者,当时脑海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竭尽全力帮助那些遇险被困的群众,才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家人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