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人365> 正文

@所有人,请您为11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候选人点赞!

2021-11-16 来源:张家口文明网

  

       从11月15日起,11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候选人点赞评议网络互动活动启动,欢迎广大网友为月度“河北好人”候选人点赞并留言。
  同时,欢迎网友围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大类型推荐您身边的好人。

   

  推荐方式

  





1.“文明河北”微信留言; 
2.邮箱报送:hbhrxstj@163.com。
弘扬好人精神,传递好人力量,让我们共同为好人点赞!



   点赞方式

  1.关注“文明河北”微信号,点击“先进典型”——“好人点赞”进入点赞评议页面。

  2.通过手机微信搜“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小程序,进入点赞评议页面(具体操作见下图)。

   

   1.png

2.png

3.png

   

夕阳无限美,晚霞别样红

——记张北县退休干部赵月莲先进事迹

   

   

  5.png

  

赵月莲,女,1948年出生,1975年5月入党,2002年离岗,2003年退休,退休前任张北县文化局局长,从事文化工作30余年,现任张北县张库南街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宣传委员、张北县永义街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一、致力文化研究,潜心文坛耕耘

  

  退休对她而言,只是工作环境变了,但为党的文化事业奋斗的任务没有变。退休后,她继续扎根坝上,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重大文艺活动,潜心研究二人台艺术理论,为张北二人台艺术人才的培养、张北文化事业、元中都文化等的研究、勘探、发掘及利用做出了应有贡献。

  先后公开发表文化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了《赵月莲文化论文集》,主编了《张北文化志》《张北文艺演唱材料》,其中获国家级奖6项,省级奖14项。为进一步挖掘抢救整理张北民间文学,她和人大退休干部党巨金一起将33年前张北县搜集的民间故事、谚语和歌谣等原稿进行整理、改写、排版、打印、校对,编辑出20多万字的张北民间故事续集和民间谚语歌谣集《金钥匙》。

  为弘扬二人台艺术,她应邀参加张家口市、康保县举办的“二人台艺术研讨会”,参加晋冀蒙陕历史文化研究会,和专家学者一起研讨二人台艺术的发展创新,并在张家口市电台《大茶坊》、张北电台等栏目专题讲述张北二人台的故事,同时担任张北县首届二人台电视大赛和张家口市电视舞蹈大赛评委。

  为弘扬中都文化,她参与创作六场歌舞剧《中都春秋》,积极参加张北《张北民间文艺汇编》工作,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发展文化旅游的合理化建议4条。

  凭着对二人台的热爱,她利用休息时间,大多数是晚上时间,攥写了《坚持四个中心、弘扬东路二人台艺术》《浅述二人台舞蹈的产生、特征与创新》《浅析二人台的唱腔及其艺术特征》《张北大鼓的产生和发展》等论文,可谓:两鬓斑白志不衰,一心为党做贡献,老骥伏枥志千里,不用扬鞭自奋蹄!

  

二、发挥艺术才华,助力基层文化

  2002年离职后,她给自己定下了“我还要为张北做贡献”的工作目标,以更大的精力,更高的热情,用心血和汗水托起美丽夕阳,绘出艳丽晚霞。刚刚卸下文化局长的担子,她便一头扎进社区文化工作中,操起当年在文化馆当群艺辅导干部的旧业,当起社区文艺辅导员,为工业街、市场街、林场老年演出队排导筷子舞《大中国》、歌伴舞《雕花的马鞍》等歌舞节目,耐心教他们扇子和霸王鞭的表演技艺,不分节假日,排演了20多个红色经典节目,录制光盘20多个,经常带领老年艺术团到敬老院、社区、乡村、彩色周末等进行演出,县里有重大文化演出活动,她召之即来,多次参加县春晚的策划和辅导,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为了丰富老年的文化生活,她让老伴开上自家的面包车自掏油费、过路费,拉上演出设备、服装、部分演员到演出场地,记得有一次,一日往返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16趟,将40多位老年演员送到度假村参加草原旅游节,表演了十多个文艺节目,成为草原旅游节一道靓丽的风景。

6.png

  

  

三、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党性教育

   

  退休后要做更多有益的工作,才能让自身更有价值,生活更加充实,生命更有意义。应聘私立一中后,她担任总支委员、学生党支部书记、青年党校副校长及教务主任,组织学校开展了创先争优、三提升、三亮三比三评、学校转作风等活动,有效加强了私立学校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民主管理。她努力探索民办学校和高中教育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开辟党建工作新途径,创办青年党校,将“苏蒙烈士陵园”作为党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台路沟敬老院作为党校“爱心家园”,将“802军事演习纪念馆”和地下军事工事作为党校国防教育基地,对全体青年党校学员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传统和国防教育。为提高学员的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暑假期间组织学员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调查社会难点、热点问题88个,撰写社会调查报告1222篇,编辑出版六集《优秀社会调查报告》,入集社会调查报告338篇,其中3篇被《河北省民办教育》刊载,为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受到领导、社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7.png

  

四、倾心奉献社区,续航离退党建

   

  “只要心中有党,退休照样能为党做工作,照样能为张北做贡献!”用自己一腔热血,继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实现退休党员干部的人生价值。担任张北县永义街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以来,为搞好党员队伍建设,她和组织委员老庞、宣传委员老左三个“70后”,历时1个多月,对离退休党员逐个进行了摸底普查、登门查访,把去世和重复的党员注销,把漏登的党员补登上,同时把常期参加社区活动的党员转到她们支部,使支部党员队伍由原先的25人发展到38人,建立起离退休党员台账和党员干部工作群。

  此外,还建立健全了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学习制度、报告工作制度、联系党员制度、党员管理制度、党费收缴和管理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党组织生活,让老党员能听到上级党组织的声音,切实体会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积极组织支部党员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等,及时把会议精神的各种辅导资料发到支部微信群,经常组织支委会研究讨论工作,支部学习资料、档案资料入档规范,占满了整个文件柜,她的工作日志、学习笔记写满了十几本,通过扎实深入的学习,引导老党员切实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她还主动学习文字图片排版、打印、照片制作等,家里专门购置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看到、学到、淘到好的学习资料就自己制作课件,把到韶山参加市劳模培训班的资料,制作成了六节《学习伟人风范、坚定理想信念》的党课教材,组织支部党员学习。

  支部班子利用“入百家门、访百家亲”活动,入户走访孤寡老人、老党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众300多人次,经常慰问残疾卧床不起的农民工,联系相关企业、爱心人士慰问老工人党员、抗美援朝老军人、离休党员遗孀、环卫工人等,给义合美万人社区老党员家送春联、挂历,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等做各种好事不计其数。

  此外,利用专业特长,连续三年参加了“百企扶百村”大型义演活动,开展了“富不忘根、情系故土”等文化下乡演出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大大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在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发挥自己的艺术专长,以“文”战疫,创作张北快板《不获全胜不收兵》,在家录制了《小白杨》《送战友》等10多首歌曲和二人台民歌,充分利用微信群,宣传引导倡导老同志增强信心、丰富宅家文化生活。

  为了壮大以艺抗疫宣传队伍,她以张家口市特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论证专家”的身份发倡议,动员大家创作文艺作品,开展奉献爱心和以艺抗疫活动,组织社区支部开展向疫区捐资捐款。按照省市县离退休干部工作部署要求,组织开展“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等活动,她积极发挥着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正能量,由于表现突出她个人先后被老干部系统评为“全市第二批五好老干部党员”“全市助推三大历史任务无私奉献先进个人”“河北省银发人才”等,永义街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等。

8.png

  

  经常有人问她,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有那么大的激情去工作?她认真的说,“是入党时候的初衷引领我走到现在,入党誓词不只是读一读,那是要刻在心里,融进血液的信仰。作为党员,一入党门,不忘党魂。”

  

人间大爱超越血缘  善心收养脑瘫弃婴17年

   9.png

  

       武明,男,汉族,1968年8月年生,经开区姚家房村村民。武明和妻子本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直以来都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可突如其来的一件事情打乱了这个家庭的平静。

  

收养弃婴 亲情超越血缘

   

  2005年春节,他听说村里有一个婴儿被遗弃了,武明同妻子四处打听婴儿的去向,终于在一处村民家附近发现了婴儿。当时婴儿满头针眼,哭得撕心裂肺。此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却不见一个人肯上前抱孩子。武明和妻子见孩子可怜,便商量着既然没孩子,不如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夫妻俩人随即去民政局办理了收养手续。从此他们夫妇俩对孩子视如己出,呵护有加,给他取名武永崴。2006年,他们发现孩子的腿好像不太正常,于是武明同妻子带着孩子到宣化医院做了系统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有了宝宝的日子过得总是又快又忙碌,转眼间孩子到了学走路的时候,夫妇俩却发现孩子的腿始终无法直立,于是夫妻俩商量着带孩子到北京医院检查。他们先是到了北京301医院,经介绍又到了北京儿童医院,诊断结果如同惊雷炸响,让夫妇俩无法接受。孩子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脑瘫,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打击是巨大的,也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武明夫妇很清楚如果继续抚养这个孩子,将会面临着什么,但看着孩子清澈的眼神,善良的夫妇俩人瞬间红了眼眶,实在不忍再抛弃掉这个可怜的孩子。

  他说:“这孩子已经被父母扔了一次了,我们怎么能让他再被扔一次,怎么也是条命啊”!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武永崴的情况比想象得还要糟糕。孩子不仅腿脚不好,听力、语言、各种能力也很差,三岁时才会直立,五岁时才会说简单的话,到了上学的年龄,他的智力水平只停留在2、3岁。可武明夫妇还是坚持送他上学,孩子行动不便,他们就每天接送到班里,他们总想着让孩子能拥有和同龄人一样完整的童年。武永崴在村里上学,武明妻子无论多忙,总会把孩子照顾的周周到到,衣裤洗得干干净净。每天吃饭也都是先把孩子喂饱了自己才吃,有一口肉也要留给孩子吃。

  看着儿子吃得白白胖胖,夫妇俩才会觉得安心许多。在平时生活中,武明夫妇唯恐孩子受一点委屈,他们总说:“孩子不如正常人,我们就更得多心疼他,本来身体就不好,要是再受了委屈,那孩子多可怜啊!”武明两口子心疼儿子,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出村,即使出村也要紧紧拉着儿子的手带上他。“我要是出村,儿子一会儿找不到我,就哭着喊爸爸妈妈,他一哭我们俩口子就心疼。”

  

人间大爱  17年无私坚守

   

  村里很多人劝武明把孩子送到福利院,本来就不是自己的,又得了这种病,干啥受这份累啊!武明却说:“领养时就想到他有可能不健全,当时没有放弃他,今后更不能丢下他不管。”在武明和妻子的悉心照顾下,目前武永崴的身体状况基本良好。武明家庭本就不富裕,这些年因为给孩子看病,花费高达几十万,他们为了孩子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这些年以来,生活的重担全都落在武明的肩上,他起早贪黑,尝尽辛苦,但是夫妇俩始终没有放弃这个可怜的孩子,武明说:“永崴是我们一口口喂大的,和我们亲生孩子一样,我们活一天就要让他高高兴兴活一天!”

  武明夫妇他们的爱无形,他们的爱无声;他们的爱无悔,他们的爱深沉。从和这个小生命最初的相遇到现在的坚守,他与妻子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精心照顾患病养子17年,以超越血缘的爱演绎着世间的平凡与感动。

  

   

   

责任编辑:yuanboya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