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群、在职党员活动群、社区疫情防控防疫群……11月24日中午,赵少卿利用休息时间打开手机微信,将这些重点群里的信息浏览一遍。他记不得从何时起,养成了这个习惯,每天定会抽出时间去关注一下群里的动态,看看有没有志愿活动。 赵少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在职党员志愿者。在做好本职工作外,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成了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社区居委会,赵少卿的名字,工作人员都熟知,他曾多次为社区疫情防控献力。 前不久,出于防疫需求,我市部分小区采取临时管控措施,赵少卿家所在的东方苑小区在封控范围。小区封控、全员核酸,这看似简单的几个字,背后却是很多人的不眠不休。 “我来帮忙,有啥能做的?主任派活儿吧。”因为曾参加过疫情防控工作,赵少卿深知其中的不易和辛苦,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到社区帮忙。 “赵哥,您来了。太谢谢了!马上要给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了,先帮我们维持下秩序,组织居民有序排队。”忙碌中的东方苑社区中心主任王雪童,顾不上客套与寒暄,给赵少卿安排了具体工作。 “赵哥,实在顾不上了,能帮着去收一下5个核酸检测点采集的样本不?” “赵哥,可以帮我们录入信息吗?” …… 当晚,赵少卿服从安排,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没有怨言。维持秩序、录入信息、收集样本、站岗值守、通知居民等等,他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有序分工,忙碌到深夜。 工作结束,赵少卿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妻子与孩子已经熟睡,锅里为他留的饭菜还在保温中,家人的默默支持,令赵少卿心里暖暖的。 在社区主任王雪童眼中,赵少卿是一个低调且认真负责的人。去年,赵少卿第一次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承担起小区大门值守任务。他和几位志愿者轮流站岗,白天站4个小时,夜里站2个多小时。“一来就是63天,大冬天那么冷,刮风下雪也都坚持。去年口罩比较短缺,赵少卿自己从家里拿来口罩支援社区。第一次全民核酸检测的时候,需要借电脑录入信息,赵少卿主动带着电脑来帮忙,夜里12点多才回家。”王雪童回忆着去年疫情防控的点滴,她感谢志愿者在社区最艰难的时候来帮忙。 “怎么想起去当疫情防控志愿者?”面对记者的提问,赵少卿说:“因为我是党员!” 赵少卿介绍,东方苑小区居民多,而社区工作人员少,光是组织全小区业主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就是一项大工程。他们还要守好小区大门、上门通知行动不便的居民、录入信息等,人手不足。他说:“社区这时候需要人,作为一名党员,在特殊时期,就该冲锋向前。” “辛苦吗?”面对提问,赵少卿毫不犹豫地说,不辛苦,比起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他干这点事不算啥。 “我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党员为民服务的初心。”赵少卿说,“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党员该做的事情。守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我相信,很多人会这样做。” 本报记者 王晓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