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他俩只有一双眼睛》第一部分

2022-05-18 来源:张家口文明网

报告文学《他俩只有一双眼睛》第一部分

作者:宋国兴 诵读:景上缘

  这是一幅半个多世纪的画面。

  他依偎着她,她搀扶着他。

  他俩就这样走着,在生活的道路上;在向事业的攀登中。

  在他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眼神——惊讶、感叹、赞佩、嘲笑……

  她感到幸福;他心里充满光明。

  虽然,他俩只有一双眼睛。

   

  一,演出的成功让她陶醉。她觉得今晚的月亮特别亮。她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眼睛睁开了

   

  一九六六年,十七岁的银凤来到张家口市福利总厂干辅助工。这里大部分是聋、哑、盲人。她的师傅赵志伟就是个从小失去眼睛的小伙子。

  活儿很简单。只是替盲人师傅把织马肚带的六股线分好,挂到机器上,然后由师傅摸索着去用灵巧的手编织。

  秀美、开朗的银凤姑娘对自己在这里干临时工是不在意的。本来也没打算在这样的环境里干一辈子。只是家境有些困难,暂时委屈一下罢了。凭自己的聪明利索、能歌善舞,别说找个好工作了,就是找个能干的小伙子也是轻而易举的事。看着那一个个不是看不见、就是听不见、不会说话的残疾人,想想自己竟和这些人打起了交道,她倒觉得挺好玩。当她用刚刚学会的几个手势和聋哑人打起哑语时,竟笑得趴在工作台上直不起腰来。

   

  真怪,盲人大都成天乐呵呵的。

   

  哈,车间里可真热闹。盲人师傅们手不停,嘴也不停。他们这个脸冲南,那个脸冲北地对着唱。一会儿大戏,一会儿小曲,一阵儿笑话,一阵儿鼓书的,你打外边路过,准会以为里边开联欢会呢。

  这气氛也感染了银凤。她本来就爱好文艺,平常在家别说干活儿曲不离口了,早晨刷牙含着满嘴的牙膏沫还哼哼唧唧曲子呢。为这没少挨爹妈的骂。

  现在来到这成天充满欢声笑语的“艺术天地”里,真可谓如鱼得水了。

  共同的志趣和爱好最容易使人彼此共鸣。比银凤仅大两岁的志伟一听自己的徒弟有这么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不由暗自高兴。这位福利总厂的文艺队队长,多年来一直为自己的文艺队没有个睁眼姑娘感到遗憾。

  感情这个东西,怪。只要对什么有了好感,态度也就平和多了。自从志伟发现了银凤的艺术特长后,好像他们之间的生疏感一下子就消除了。他和银凤说话也再没发过火。而且还常常随着她一唱一和。

  银凤呢,也觉得这位盲师傅挺随和的,不那么难说话了。从此,替师傅打个水呀,引个路呀,相处得挺融洽的。

  能得到姑娘这样的尊敬和爱护,志伟心里是很欣慰的。尤其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徒弟聪明、懂事、好学、手巧时,他更是乐滋滋的。

  转眼,银凤进厂快一年了。这是踏踏实实的一年。谁都说她干得不错。

   

  快过春节了。厂里又要组织文艺队了。

  “你愿意和我们一块儿演出吗?”一天,志伟翘着嘴角,微笑着问银凤。

  “一块儿演出?”银凤一下子愣了。说实话,这个问题自己还真没想过。别看平常在一块儿唱唱,可那是在车间啊。自己不仅不会失什么“身份”,而且还被别人羡慕着。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自己可说是鹤立鸡群了。到台上、去厂外,那可就是另一番情景了。台下几千双眼睛盯着,又有同学又有亲戚。自己和一伙盲人当众表演,那可就有点儿太“那个”了。

  银凤吱吱呜呜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咱们文艺队没有舞蹈节目,盲人搞不了那玩意。”志伟的话是低沉的,脸上的肌肉抽搐着。看得出,此时他的内心是痛苦的。

  银凤还是没有说话。

  “唉,难呀!”志伟把拳头重重地砸在了桌子上。

  银凤一惊,内疚地低头抚弄着衣角。进厂这么长时间了,今天她第一次这样心潮难平。此刻,好像她的心和她的身体是两个人。她故意掐了掐那犹豫不决的腿一下,嗬,好疼!活该,胆小鬼!她暗暗骂了自己一句,头一扬,自己跟自己赌气般地下了决心:“赵师傅,我参加。就跳舞蹈!”

  志伟咬着嘴唇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点着头。他从心底里感谢这位将给盲人文艺队带来新的生机的好姑娘。

  果然身手不凡!

  银凤不仅有甜美的歌喉,而且有着优美的舞姿、身段。她的表演让观众啧啧赞叹。盲人文艺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舞蹈!

  谢幕了。银凤感到从未有过的高兴、满足。看到自己给别人带来了欢乐,她感到这是一种幸福。

  呵,围上来了。文艺队里,这些成天和自己朝夕相处的盲人师傅们摸索着走上前来,握着她的手向她祝贺、致谢。志伟过来了,他连连夸赞银凤跳得好。

  “你节奏掌握的真准!就是结尾再稍微慢一点儿,这样就和音乐完全合上了。”志伟说着就把板胡卡在腰间,右手一晃弓子,一串悦耳的音符就从那圆圆的木壳中飞了出来。

  “就这儿!”志伟在拉最后一段时,还用脚踏出了节拍。

  吆,他可真行!银凤不禁暗暗佩服。他一个连光感都没有的人,竟比自己这个明眼人还把握得准。她真有点儿不相信。可是又怎么能不信呢?文艺队里,志伟既是队长又是指挥。不光管理全队有一套办法,各种胡琴也拉得娴熟好听。志伟还会作曲、编词。一架手风琴,他只学练一个多月就可以上台伴奏。

  她亲眼见志伟滴水不漏地提着开水壶往暖水瓶里灌。亲眼见他自己安装日光灯、修理半导体收音机。张家口的街道他如数家珍。有时和他一起上街,他还能提醒自己注意路上的障碍呢。这个只念过六年盲聋哑学校的小伙子,竟有这般难以让人相信的本事!

   

  她夸过志伟聪明,可志伟却不以为然。总说这是因为自己活得高兴。要换个国家,说不定自己早就饿死了。他还说自己特别喜欢钻研点儿东西,只是一个人学不太方便。

  “你说得对,下次演出我一定注意!”银凤高兴地接受了志伟的意见。

  回家的路上,她走得很慢。除了陶醉在演出成功的喜悦之中外,还有点儿异样的感觉。是什么呢?她说不清。反正觉得今晚的月亮特别亮。还有星星,也显得比往日的大。还有……就是有个人影总在自己眼前晃。谁呢?当然是志伟。奇怪,怎么总想他呢?

  她哼起了自己的舞蹈曲子,想用音乐分散一下自己的思绪。

  “回宿舍他不会摔跤吧?这么晚了,他又看不见。咳,真是的,怎么又想起了他!”银凤暗暗责怪着自己。

  这一夜,她很晚才睡着。睡梦中她看到志伟的眼睛睁开了!

  真的,他要也有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该多好啊!

   

  待续,敬请关注第二部分:

  她不该把他的半碗剩面倒在自己碗里,这一下泄露了天机……

  作者简介

  宋国兴,原铁道部影视中心编导;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作家协会会员。数十年来策划、创意、撰稿电视专题片近百部(集)。多部作品获全国大奖。

  播讲者简介

  景上缘,张家口市桥东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摄影者,朗读者,美容产业事业经营者。张家口朗诵艺术爱好者联盟成员。

责任编辑:yuanboya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