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花绽放、流光溢彩、小吃飘香……春节假期期间,阳原县揣骨疃镇揣骨疃村举办的第五届民俗文化节,让这个千年古村年味升腾,唤起了人们的乡愁记忆,也吸引来游客5万余人次。
大年初三晚上,揣骨疃文化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在静静等着观看揣骨疃传统民俗掇树花。当几个健壮的汉子走上舞台时,观众沸腾了,这便是掇树花的艺人。他们头戴草帽,身穿老羊皮袄,毛面朝外,走起来显得笨重但很威风。艺人们用柳木勺将滚烫的铁水一勺勺掇到仿堡门而建的高墙上这一瞬,现出灿烂的奇观!铁花四溅,犹如火树银花,高墙都被照亮。铁花飞得又高又远,又像万朵金花从天而降。一个艺人掇几勺铁水后,另一位再上阵。尽管彼此经验、功夫有别,但各有绝招,掇出的树花一次比一次壮观。观众的欢呼声、呐喊声响彻广场上空。
随着铁花飞溅,人们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瞬间并纷纷转发,有人甚至现场直播。线上线下互动,有人祝福,有人感慨,也有人为家乡发展出点子。 揣骨疃村党总支书记杨海滨介绍,揣骨疃村掇树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明弘治年间,揣骨疃村李家修建好了揣骨疃堡之后,专门在堡门内建了一座火神庙。每年正月十五进行社火表演前,都要先祭祀火神,再到堡墙外面掇树花,表达对火神的崇拜、敬畏、感恩。掇树花让村里的节日气氛更浓,更祥和,让在外的游子们记住了这一份乡愁,增加一份对家乡的怀念。
在掇树花前,还进行了背阁、独龙杠等传统社火表演,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绝伦的民俗大戏。而广场旁的九曲黄河灯阵,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祈体验、福等。 广场外,摊点林立,人们尽情选购物品。村里的凉粉、豆腐干、圪渣饼等非遗小吃,让人们怎么也吃不够,临走时还要带几份。 街道上,火红灯笼高高挂;绿植上,缤纷彩灯齐亮相。装扮上节日华服的揣骨疃村流光溢彩,营造出浓浓的春节氛围。 据初步统计,揣骨疃村第五届民俗文化节三天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初三一天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带来旅游收入5万余元。 (河山新闻记者 白君 通讯员 李宇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