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我们的节日 > 春节 > 节日新风> 正文

春节:愿百事如意阖家欢庆

2025-01-29 来源:张家口日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寄托着关于民族情感最温情的呵护与敬意。

  春节的“春”代表希望和美好,在中国,春节标志着新年的开始。在《礼记》《尚书》等古籍中均有春节相关记载,先秦时代就诞生了“岁首”概念,学界一般认为“过年”可追溯至汉武帝时期,自民国初年开始称之为“春节”。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更是一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的文化符号。春节的起源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的年头岁尾祭神祭祖活动,逐渐演变成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菜传纤手青丝细。和气入、东风里。幡儿胜儿都姑媂。戴得更忔戏。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探春令》是宋代词人赵长卿所作,新春时节筵席摆开,笙歌高奏,大家都喜迎新年。姑娘们的纤纤素手端来的春菜盘子里有青、有细。幡儿胜儿都很美好,姑娘们戴着都高高兴兴。

  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华大地上最具“仪式感”的节日。从春联上的吉祥话,到饺子里包的硬币,再到倒贴福字的寓意……这些习俗,都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在延续文化传统的同时,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赋予持久的精神力量,像年轮一样一层层镌刻进个体的精神脉络。春节的喜庆热闹,饱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憧憬和梦想:平安顺遂、吉祥如意、福禄寿喜财五福临门。(记者 郝莹玉)

责任编辑:fengshuting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