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

2021-06-08 来源:中国文明网

  农历五月初五, 俗称 “端午节” 端是 “开端”、 “初” 的意思。 又称 “端阳节” “重午节”“浴兰节” “蒲节” “女儿节”等。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 防疫祛病、 避瘟驱毒、 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 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 范围最广的看法, 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 楚国大夫、 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 悲愤交加, 心如刀割, 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 抱石投入汨罗江, 以身殉国。 千百年来,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 深入人心。 人们“惜而哀之, 世论其辞, 以相传焉”。

  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 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 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 而秭归却有三个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 五月十五为大端午, 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 每到端午节, 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 赛龙舟纪念屈原、 举行仪式公祭屈原, 此外还有挂艾蒿、 插菖蒲、 吃粽子、 饮雄黄酒等。

  每逢端午,华东的江浙一带,老百姓喜欢晚上划龙船, 张灯结彩, 来往穿梭, 情景动人, 别具情趣; 而贵州的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 “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云南傣族则在 “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

  除祖国大陆在端午节有赛龙舟的风俗外, 在台湾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都举行龙舟竞赛。 而在香港、 澳门等地,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风俗也十分盛行。

  端午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 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sql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