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 | 正月里把门开,后城高跷扭起来

2022-02-15 来源:张家口文明网

  

#传统民俗 · 踩高跷#

  

  高跷是秧歌的一种,是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据考证,其流传历史大致和乡村的形成时间相等。

  高跷和秧歌一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高跷的舞通常也称为“扭”,踩高跷,扭秧歌。队伍中核心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普通则是古代的才子佳人,服饰多借用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绸带、手绢、木棍、刀枪等,夜晚还有手工制作的各式灯盏。高跷队人数一般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绕出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多男女对扭,有时边扭边唱。

  赤城县后城高跷基本还保留着传统的元素,在县内已属为数不多。后城高跷队通常在每年的正月初二开始,扭三天,接下来在元宵节和二月二各扭三天后,高跷队自动解散,人们开始投入新一年的劳作中。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变化,传统的秧歌正在被新加入的时代元素冲淡。为此,像后城高跷这样的传统民俗需要保护并支持传承。

  

责任编辑:yuanboya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