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创建> 正文

晏家庄明代古堡凝结历史烙印

2017-06-27 来源:

  30a9723ef1e40a445dab3f90c5c0a28c.jpg

       晏家庄村,一个穿透了数百年历史的古村,位于怀来县县城北部15公里,王家楼回族乡政府北部2.5公里, 省道宝平公路西侧2公里处。晏家庄村北靠巍巍大山,南瞰广阔平川, 全村总面积15075亩,耕地面积2196亩。 现有328户,965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业为主。

  晏家庄村明朝建村,在历经历史车轮辗轧之后, 至今呈现出的是一幅古朴自然、 恬淡宁静的画面。

  1  

        从怀来县城出发大约半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晏家庄村。

  晏家庄村地处燕山余脉小洼山山脚下, 村南为广阔平整的丘陵之地,整个村庄随形就势,依山而建。站在村口远眺,只见村周围山峦叠嶂,树木青翠葱郁,耳畔是绿叶的喧哗和鸟语的呢喃。 晏家庄村的房子错落有致地点缀在这一片绿色之中。

  晏家庄村海拔高度约900米, 这里的温度要比县城偏低几度,炎炎夏日,享受着丝丝凉风,看着村庄简单朴实的美景, 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舒展在人们眼前。

  这实在是一个普通的村庄,一条硬化的水泥路径直穿过村子, 路边的房屋也是新农村常见的红瓦砖房。 沿村里水泥路往里走, 过去古老的乡村容貌越来越清晰。远远看去,一座几百年前留下的青砖堡门和断断续续的夯土城墙矗立着,别有风情。

  这是一座不大的城堡,夯土而围,呈方形,虽然历经五百年风雨,现在仍然能看出整个城堡的轮廓。 其正南为高高的堡门,叫“朱雀门”,几位村民悠闲地倚在堡门正对面的墙根底闲聊。拱形堡门的正上方有一块长方形石匾,上面刻有三个字,而令人迷惑的是现在只存一个 “堡”字还比较清晰,其“堡”字右边的两个字却被抠掉了。 据村民讲,丢失的两个字应该是人为抠掉的。具体什么年代为何被抠掉已成为一个谜。

  堡门门道东侧的砖砌墙壁上镶嵌着一块不大的方形石匾,记载了村庄始建原委。石匾上面的字迹不太清楚, 有几个字与堡门上面的字一样,“堡”字前面的两个字同样被抠掉。根据碑文记载: 晏家庄建于明朝嘉靖年间, 隆庆年间进行重修,万历年间立碑。

  2  

        这座古堡最早究竟叫什么名字,堡门上的字为什么要抠掉,村里人不是很清楚。 有一种说法叫“真龙堡”,还有说叫“镇虏堡”,但具体什么时候为何变为了如今的“晏家庄”,大家不得而知。

  据村里79岁的李坤山老人介绍说, 村北有一条进山的老黄沟, 沟里生态环境好, 山泉水充沛, 一直往里走十多公里就是赤城县大海陀地界。村北山坡上,有一个叫“箭场坡”的地方,村民曾经在这一带发现大量的古箭头、人骨等, 推测在古代这里曾发生过战争。

  李坤山老人曾在王家楼乡政府工作过。退休后,他开始收集整理晏家庄村的历史。 一页页用稿纸书写的手写稿上, 密密麻麻记满了晏家庄村的“过去”。 堡内有后街、南街及四条东西街。有真武庙、奶奶庙、龙王庙、三官庙等庙宇。李坤山老人回忆,曾经东街和西街的中间位置, 各有一座木质结构雕刻精美的贞节牌坊, 上面的匾上有“圣旨”两字,具体由来无法考证。

  如今, 晏家庄村少了些历史遗留的痕迹。 以前城墙里住的不到五百户人, 大部分是从山西移民过来的。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陆续在城堡外平地处建起一排排新房。

  3  

        李坤山老人有两儿一女,子女们已经成家,儿子在本村居住,女儿嫁到王家楼乡。 至今他一个人住在一处老四合院内。 这处四合院也是晏家庄村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 现在院子里共住了三户人家,李坤山老人住东厢房。

  李坤山老人居住的四合院位于一条街巷的边儿起, 那高高的门楼与周围其他民居建筑相比,非常抢眼。

  这是一处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四合院。从大门进院,迎面是磨砖砌筑的影壁, 它紧贴着东厢房的南墙。 影壁上面的各种图案多为青砖雕成,凸出于平面,尤其位于影壁正中间的大大的福字, 精美绝伦,保存完整。 据说,这个“福”字是从张家口找的工匠制作的,被村里人赞为“醉美福”。

  据李坤山老人介绍, 这座四合院曾经是村里的大户人家的宅院。宅院的主人姓郭,当年在张家口经商挣了钱, 回来后模仿堡子里的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在村里盖了这处院落。后来,郭姓经商失败家道衰落, 郭姓商人就把宅院抵押出去了。土改时期,这座四合院分给了五户人家居住。 李坤山老人38岁成家时搬来居住在东厢房,东厢房有3间,老人一住就是四十多年。

  晏家庄村从历史中走来,曾经的岁月被凝固在时间的年轮里, 我们已经无法透过历史的烟云去触摸到古堡的原始面目,被岁月尘封的晏家庄村古堡犹如一本古书,用它的沉默诉说着历史。

  如今晏家庄村内形成了以果树种植业、养殖业为主,错季蔬菜种植业、 大田玉米种植业为辅的产业结构。这里地下水流充沛,水浇地面积达1500亩,水果种植面积1400亩, 品种以国光苹果为主,错季蔬菜种植面积600亩,以架豆角为主, 特殊的气候条件使本村的蔬菜下市时间比南部地区晚半个月左右, 形成了独有的错季蔬菜种植产业。

责任编辑:gong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