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正处于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意识,正在转化为越来越多人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但在我们身边,一些不文明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不仅是个人文明素养缺失的表现,也成为文明城市美丽风景上的“瑕疵”。 生活中,常会听到有人抱怨:“公共停车位太少,所以没法做到文明停车!”还有人诘问:“公共空地是居民的,为什么不能种菜?”也有人吐槽:“现在一些人素质怎么那么低,不分场合张嘴就吐痰,乘电梯在厢内乱跳乱蹦乱按电钮,过马路不看红绿灯,乘公交不排队你争我抢……”作为公民,我们对社会抱怨;作为市民,我们对城市挑刺;作为居民,我们对社区、对物业单位不满。那么,作为个人,我们是否也要反省自身? 多驶远一些找到合适地方再停车,多走几步有了垃圾桶再扔手中的垃圾,杂物及时处理避免挤占楼道,遛狗带上狗绳、狗便及时清理……不可否认,对于破坏城市文明的许多行为,法律约束、规章制度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细细琢磨,我们到底想要的是强压、强制的文明形式,还是内涵于心、外化于行的文明风度与修养?设想,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用温暖的笑脸、文明的话语、善意的举动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儿,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该是多么和谐与美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明习惯的养成不是靠一天,不是靠一人,而是每个人都要在平时生活中一点一点滴水穿石,积跬步至千里。文明行为没有旁观者,你、我、他都应参与其中,只有每个人都能从内心深处敬畏文明,心甘情愿争做文明先锋,文明才能传递、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