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创建> 正文

礼让斑马线 让出和谐一片 ——市交管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2017-09-25 来源:

 “文明行车,从依法依规行驶,礼让斑马线开始。” 为进一步提升礼让斑马线意识和文明交通水平, 营造文明礼让的和谐交通氛围,日前,我市交管部门开展了 “礼让斑马线”行动 。 在浓浓的活动氛围中, 我市主要路口行车秩序有所改观,人们 “礼让斑马线”的文明意识逐步增强。

  “礼让” 进行时
  “电动车请走非机动车道,在停止线内停车等红灯……” 9月18日上午8点, 在桥东区钻石路和工业西街交叉路口, 每到红灯亮起,十字路口上的人行道上均有交警发出这样的提示。
  自市交警支队向社会发布了 “礼让斑马线”文明倡议书后,在我市主城区及各县区主要街道,每天早、午、晚高峰时段,均安排警力对市民进行守法文明出行劝导,号召全体交通参与者 “礼让斑马线”。
  当天,记者在该路口由西向东方向车道观察近一个小时,发现所有机动车都能在停止线以内停车等红灯并礼让过路行人,但仍有个别非机动车驾驶人存在侥幸心理,有的趁交警不注意干脆闯红灯,有的则将电动车、自行车停在斑马线上等红灯,给过马路的行人造成了极大不便。
  8点40分左右,电动车驾驶人刘先生因没有在停止线内停车被交警拦下。 “我听说过机动车要礼让行人,不然会被罚,没想到电动车也是,下次我一定注意把车停在白线内,不占用斑马线, 让行人先通过。” 被交警警示教育后刘先生说。
  行人李女士说: “开展 ‘礼让斑马线’活动后,刚开始我还挺不习惯的,常常想让车先过去,现在我觉得这种礼让氛围很好,司机和行人就是应该相互尊重,互相礼让,这样交通秩序才能越来越好,要不你抢我也抢,最后谁都走不了。”

  不礼让要 “挨罚”
  “仅以9月13日、14日两天为例, 因逆行、闯红灯,我们共处罚行人5起、非机动车39起,除了按法规对他们进行罚款外,我们还制作了一些写有 ‘红灯亮时请等候’的标语宣传牌,让违法人员举牌进行普法宣传,育人育己。”市交警五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开展 “礼让斑马线” 活动以来, 我市交管部门下大力治理机动车闯红灯、 逆行、 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及乱穿马路、翻越护栏等不文明行为,特别是针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行为,给予了严肃处理。
  “在违法整治过程中, 我们发现很多司机对于机动车让行人的交通法规概念比较模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违法者罚款50元、扣3分。”市交警支队法制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我市各县区交警大队自活动开展以来,也加强路面巡查和开展对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劝导活动, 下花园交警大队从9月6日开始,在城区新辰路路口对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查处,半月时间共处罚非机动车不按导向行驶违法行为47起。
  据悉, “礼让斑马线” 活动将持续进行下去并转为长效管理, 交管部门将对城区路口交通实行网格化管理, 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加强巡逻管控, 形成严查、 严管高压态势。

  “礼让三先” 记心间
  “斑马线前请你礼让三先, 先慢、 先让、先停……”最近在主城区各大路口早晚高峰经过时,你都会听到小喇叭里传来的这一段号召行人礼让斑马线的宣传词,这是市交警支队为了真正把 “文明过马路、礼让斑马线”的观念灌输到交通参与者心中开展的措施之一。
  “我们共选取了主城区的30个路口设置了 ‘礼让斑马线’现场宣教点,在那里设置小喇叭宣讲广播,安置文明出行宣传展板,配合着桥东区、桥西区等志愿者服务队一起倡导文明交通。”市交警支队宣教科科长冯钊英说。
  同时,交管部门还将宣教深入到客货运输企业从业人员、 出租司机等群体, 组织开展“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礼仪” 等一系列活动。
  在硬件设施配套上,交管部门不断完善路面交通设施, 通过在路口增设分离隔离护栏,强化路口通行能力,方便行人通过;在路口停止线上喷绘礼让行人用语,提示驾驶人员 “礼让三先”。 “为有效解决路口非机动车停车占用斑马线问题,我们队在辖区内盛华大街和工业路交叉路口设置了非机动车等候区,类似于机动车左转待转区一样,让非机动车在那里统一停车等红灯, 杜绝占用斑马线。” 交警五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桥西区服务志愿者刘晓说: “过去经常看到有人不顾红绿灯直接跑过马路,行为挺危险的,现在路口添了护栏、画了标识,有了交警和我们进行劝导,机动车、非机动车都给行人让路,行人也就不着急更不好意思再闯红灯过马路了,相信这种文明行为会互相影响,让市民文明出行蔚然成风。”
  相信在每个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会有 “滚雪球” 式效应,“礼让斑马线”也会成为我市的一道常驻风景。

责任编辑:gong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张家口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hbzjkwmw@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