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寻龙”、拓印龙形图案、体验剪纸非遗……春节期间,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博物馆里过大年,已经成为新年俗。 2月14日10时许,走进市博物馆,喜庆的中国红成了大厅的主色调,关于龙和春节元素的装饰布置在大厅的多个角落。游客们纷纷上前拍照。
市民梁女士牵着5岁的双胞胎儿子正在寻“龙”。“过年来逛博物馆,希望孩子们能多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美中接受熏陶。”梁女士一边走一边教着孩子们说着龙年的吉祥话。62岁的李红英在儿子的陪伴下一起来逛博物馆。“逛博物馆可以长知识。他在外地工作,多了解家乡历史也好和同事介绍。”李女士笑着调侃儿子。“去一个地方旅游,首先要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所以到张家口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博物馆。”从北京来旅游的曹先生告诉记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富有魅力,越了解越被它吸引,春节妈妈问去哪玩,第一时间就选了市博物馆。”万全区第六小学六年级的刘智玲说,她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过年的新衣服她特别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服饰中的马面裙。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馆藏的很多文物上都有龙的元素,结合龙年,我们特别举行了冬游河北过大年暨‘幸福张家口红火过大年’——‘龙年寻龙’文化旅游体验活动。”市博物馆馆长姚玉柱表示,希望游客通过实地探访、互动体验等形式,增进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同时V R全景网上展示活动已上线试运行,大家可以足不出户,云逛博物馆。(河山新闻记者 荆丽娟) 春节期间,张家口市桥西区清河影视基地上演以张库大道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室外情景剧——《商道情缘》,加之基地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风格,这场沉浸式的表演让人完全融入并置身于剧中情境,带给广大游客一道内容丰富的文化盛宴。(河山新闻记者 陈亮 通讯员 高阳) 2月15日,正月初六,在张家口地质博物馆,市民和小朋友们一起观看模型、互动体验等形式,学习了解地质知识和生物进化进程,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度过春节假期。(河山新闻记者 梁涛 通讯员 张力涛) |